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优势等级杨树人工林吸收臭氧特征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陈波 1 ; 鲁绍伟 1 ; 李少宁 1 ;

作者机构: 1.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

关键词: 优势等级;杨树;臭氧吸收;冠层导度

期刊名称: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ISSN: 1000-1522

年卷期: 2015 年 v.37 卷 07 期

页码: 29-3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本文基于树干液流的技术方法,在自然状态下对不同优势等级杨树吸收臭氧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臭氧浓度日变化呈单峰型,其变化范围在25.5~175.0μg/m3之间,臭氧浓度变化趋势与温度变化趋势一致;不同优势等级杨树臭氧吸收速率和臭氧冠层导度日变化均为单峰型;臭氧吸收速率表现为劣势木(43.24 nmol/(m2·s))>中等木(29.77 nmol/(m2·s))>优势木(24.56 nmol/(m2·s)),臭氧冠层导度为优势木(101.59 mmol/(m2·s))>劣势木(92.92 mmol/(m2·s))>中等木(81.60 mmol/(m2·s))。不同优势等级臭氧吸收速率均值为(32.52±7.87)nmol/(m2·s),臭氧冠层导度均值为(92.04±8.18)mmol/(m2·s)。不同优势等级太阳辐射、水汽压亏缺和温度对臭氧冠层导度和臭氧吸收速率的影响均表现为优势木>劣势木>中等木。臭氧浓度的峰值滞后于液流密度的峰值,过高的臭氧浓度会抑制树木蒸腾,大气臭氧浓度变化和树干液流密度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树干液流技术适用于计算植物的臭氧吸收量。

  • 相关文献

[1]基于树干液流技术对杨树冠层吸收臭氧特征的分析. 陈波,鲁绍伟,李少宁. 2015

[2]基于树干液流技术对杨树冠层吸收臭氧特征的分析1). 陈波,鲁绍伟,李少宁. 2015

[3]基于树干液流技术的北京市刺槐冠层吸收臭氧特征研究. 王华,欧阳志云,任玉芬,张红星,王效科,郜世奇,关云飞,高付元. 2013

[4]臭氧胁迫下白皮松生长、生理与吸收特性的响应关系. 徐晶晶,刘鹏,郑书旗,陈波,杨新兵. 2021

[5]毛果杨CBF/DREB1基因家族生物信息学分析. 丁咚,陈亚娟,崔进荣,魏建华,张玉红,张杰伟. 2018

[6]杨树磷酸肌醇特异性磷脂酶C基因家族鉴定与分析. 张杰伟,丁莉萍,陈亚娟,王宏芝,魏建华. 2016

[7]杨树PtoCIPK2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分析. 张杰伟,管阳,李瑞芬,陈亚娟,朱丹,魏建华. 2013

[8]杨树RAPD标记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张玉平,李丕军,朱燕,潘青华,鲁绍伟,李少宁. 2014

[9]杨树转基因研究进展及展望. 丁莉萍,王宏芝,魏建华. 2016

[10]降水对沙地杨树人工林水分利用的影响. 刘凤芹,陈波,高琛,鲁绍伟,李少宁.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