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稻田常用杀菌剂对褐飞虱若虫的杀伤作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陈建明 1 ; 俞晓平 2 ; 昌仲贤 2 ; 郑许松 2 ;

作者机构: 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2.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杭州,31002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杭州,31002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杭州,31002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杭州,310021

关键词: 杀菌剂;褐飞虱;杀虫作用;毒力

期刊名称: 中国水稻科学

ISSN: 1001-7216

年卷期: 1998 年 12 卷 03 期

页码: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研究了8种杀菌剂5种浓度对褐飞虱2、3龄若虫的直接杀伤作用和毒力大小。杀伤试验结果表明,异稻瘟净即使在1/4倍常规推荐浓度(43.75mL/667m2)下,对褐飞虱2、3龄若虫杀伤作用也很明显。甲基立枯磷除1/4倍常规浓度(25mL/667m2)下对褐飞虱2、3龄若虫杀伤作用不明显外,在50、100、200、400mL/667m2的浓度下,于第3天开始均有显著的杀伤作用。4倍常规推荐浓度的叶枯灵(600g/667m2)、井岗霉素(500mL/667m2)、三环唑(400g/667m2)、叶青双(400g/667m2)对褐飞虱的2、3龄若虫的杀伤在第1天很小,在第3、5、7天与对照差异显著,其它各浓度均无明显杀伤作用,但百菌清、多菌灵各浓度对褐飞虱杀伤作用不明显。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异稻瘟净对褐飞虱2、3龄若虫的毒力回归式为Y=3.7124+3.3248X(r=0.9742),致死浓度LC30=417.28mg/kg。

  • 相关文献

[1]除草剂和杀菌剂对褐飞虱及其天敌的影响. 陈建明,俞晓平,吕仲贤,郑许松,程家安. 1999

[2]常用杀虫剂和杀菌剂对褐飞虱类酵母共生菌生长的影响. 陈建明,何月平,张珏锋,李娜,陈列忠,俞晓平. 2009

[3]不同杀菌剂对柑橘黑点病菌的毒力测定. 杜丹超,蒲占湑,鹿连明,胡秀荣,黄振东. 2020

[4]不同杀菌剂对桃枝枯病菌的毒力和田间防效. 纪兆林,戴慧俊,张慧琴,金建芳,熊彩珍,徐敬友. 2013

[5]类酵母共生菌的营养学功能及其与褐飞虱致害性及抗药性形成的关系. 张珏锋,陈建明,陈列忠,何月平. 2009

[6]褐飞虱与其共生菌——类酵母菌的相互作用. ^A张珏锋^B1^D1%^A陈建明^B2^D1%^A吕仲贤^B3^D1%^A郑许松^B4^D1%^A徐红星^B5^D1%^A陈列忠^B6^D1%^A中屠旭萍^B7^D2%^A俞晓平^B8. 2004

[7]外源茉莉酸对水稻植株抗褐飞虱的诱导作用. 徐红星,吕仲贤,俞晓平,陈建明,郑许松,陈列忠,张珏锋. 2006

[8]褐飞虱体内共生菌种群及其与抗性水稻品种的关系. 吕仲贤,俞晓平,陈建明,郑许松. 2000

[9]褐飞虱抗药性研究现状. 王彦华,王强,沈晋良,吴声敢,俞瑞鲜,赵学平,苍涛,吴长兴,陈丽萍. 2009

[10]蔗虱缨小蜂对褐飞虱卵的寄生适应性. 郑许松,俞晓平,吕仲贤,陈建明,徐红星,鞠瑞亭. 2003

[11]水稻品种对褐飞虱持续抗性的筛选技术. 陶林勇. 1995

[12]褐飞虱对氟虫腈和新烟碱类药剂的抗性动态变化. 刘叙杆,赵兴华,王彦华,韦锦捷,沈晋良,孔健,曹明章,周威君,罗才宏. 2010

[13]褐飞虱胁迫对不同抗性水稻品种根际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含量的影响. 苏婷,徐红星,韩海亮,杨亚军,王桂跃,郑许松,吕仲贤. 2014

[14]氮营养对褐飞虱在IR64稻株上取食和产卵行为的影响(英文). 吕仲贤,俞晓平,HEONG Kong-luen,胡萃. 2005

[15]褐飞虱和白背飞虱对几类杀虫剂的敏感性. 王彦华,苍涛,赵学平,吴长兴,陈丽萍,俞瑞鲜,吴声敢,王强. 2009

[16]防治褐飞虱的高毒农药替代药剂的室内筛选及交互抗性研究. 王彦华,陈进,沈晋良,高聪芬,黄悦,张久双,李文红,周威君. 2008

[17]水稻抗虫品种对褐飞虱和白背飞虱种群增长的影响. 俞晓平,巫国瑞,陶林勇,王成良,徐启强. 1993

[18]农药增效剂激健在吡蚜酮防治褐飞虱上的应用效果. 狄蕊,吴水祥,邱海萍,张震,柴荣耀. 2017

[19]不同氮肥水平下转Bt基因水稻对褐飞虱和白背飞虱生态适应性的继代影响. 刘凯,杨亚军,田俊策,鲁艳辉,徐红星,郑许松,吕仲贤. 2016

[20]吡蚜酮对水稻褐飞虱取食行为的影响. 何月平,陈利,陈建明,陈列忠,张珏锋.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