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邓云 1 ; 苏妍 1 ; 姚锦爱 2 ; 田大刚 3 ; 阮宏椿 2 ; 肖翔 1 ; 刘友 1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南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2.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3.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关键词: 无色杆菌;拮抗菌;小麦赤霉病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学报
ISSN: 1000-4440
年卷期: 2023 年 002 期
页码: 328-33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丰富小麦赤霉病病菌拮抗菌资源,寻找替代化学杀菌剂的生物防治方法,采用平板稀释涂布法从小麦赤霉病抗性鉴定圃土壤、小麦根部和周边植物根部分离拮抗细菌,明确其分类地位,并采用灌根和穗部喷施法测定其对小麦赤霉病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本研究共分离获得18株拮抗细菌,筛选出杀菌谱广、对小麦赤霉病病菌抑菌效果较好的拮抗菌D09;其对小麦赤霉病禾谷镰刀菌抑制率达到67.92%。根据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分子鉴定,初步鉴定拮抗菌D09为木糖氧化无色杆菌(Achromobacter xylosoxidans)。木糖氧化无色杆菌D09发酵液灌根处理对小麦赤霉病的田间防治效果达到50.93%,与常用杀菌剂氟硅唑穗部喷雾处理无显著性差异。D09发酵液灌根处理的小麦籽粒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毒素含量低于苯甲嘧菌酯穗部喷雾处理,与氟硅唑穗部喷雾处理无显著性差异,玉米赤霉烯酮(ZEN)、雪腐镰刀菌烯醇(NIV) 2种毒素含量与戊唑多菌灵、苯甲嘧菌酯、氟硅唑穗部喷雾处理无显著性差异。综上,木糖氧化无色杆菌D09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具有广谱抗性,对小麦赤霉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对DON、ZEN、 NIV 3种毒素具有抑制作用,作为小麦赤霉病的生防材料,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 相关文献
[1]利用Ta1基因创造抗赤霉病新种质的初步研究. 张秋英,张绍南,余建华,叶定生,张原昌. 1999
[2]提高小麦抗赤霉病鉴定效果的研究. 张秋英,张绍南,叶定生,吴泽津,张海峰. 1993
[3]拮抗菌ZB-6培养滤液对番茄早疫病菌的室内生物活性. 兰成忠,赵健,陈庆河,翁启勇. 2004
[4]水稻—油菜轮作土壤拮抗立枯丝核菌的筛选和鉴定. 杨敬林,张立成,廖健程,丁鑫,程哲,罗东城. 2019
[5]荸荠枯萎病拮抗菌的筛选和利用. 李本金,童川拉,谢世勇,邱永祥,卢同. 2003
[6]芽孢杆菌FJAT-55034的鉴定、生长特性及对梨轮纹病菌的抑菌活性. 车建美,赖恭梯,赖呈纯,陈冰星,陈倩倩,林思连,叶鹏鹏,刘波. 2023
[7]三株拮抗菌对根结线虫卵和幼虫的抑杀效果. 林智敏,宋娅娜,宋铁英,蔡宣梅,郑伟文. 2001
[8]生防菌JK-2对尖孢镰刀菌抑制特性的研究. 葛慈斌,刘波,蓝江林,黄素芳,朱育菁. 2009
[9]香蕉枯萎病菌拮抗菌株的筛选. 杨秀娟,陈福如,阮宏椿. 2006
[10]嗜水气单胞菌拮抗菌对动物的安全性试验. 宋铁英,林勇,郑伟文. 1999
[11]柑橘溃疡病生防细菌的分离鉴定. 陈娇梅,蔡学清,邱思鑫,胡方平.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优质籼稻两系不育系茉01S的选育与应用
作者:顾建强;罗炜强;温怀常;田大刚;陈建民
关键词:优质;两系不育系;茉01S;选育
-
华南籼稻骨干亲本稻瘟病基因检测与抗性评价
作者:陈睿;陈子强;凌波;农雯;田大刚;陈建民
关键词:籼稻;稻瘟病;基因;抗性
-
玉米CBS基因家族的鉴定和特征分析
作者:陈子强;李刚;颜静宛;郭新睿;胡昌泉;王月;王锋;田大刚
关键词:玉米;CBS基因家族;生物信息学;生物胁迫;非生物胁迫;特征分析
-
福建省水稻稻瘟病菌对丁香菌酯的敏感性分析
作者:黄艳琴;贾孟;徐婷;兰成忠;陈巧红;陈文乐;阮宏椿
关键词:水稻稻瘟病菌;杀菌剂;丁香菌酯;敏感基线;抗性风险
-
分子标记辅助选育优质甜糯玉米新自交系
作者:卢小转;周淑芬;李晨晨;陈子强;郭新睿;李刚;田大刚
关键词:鲜食甜加糯玉米;分子标记辅助选择;sh2基因;wx基因
-
福建省大豆胶孢炭疽病菌对吡唑醚菌酯的抗性风险分析
作者:阮宏椿;黄艳琴;陈巧红;陈文乐;兰成忠
关键词:大豆胶孢炭疽菌;吡唑醚菌酯;敏感基线;抗性风险;交互抗性
-
优质香稻三系不育系兴谷A的选育与应用
作者:顾建强;陈睿;王志超;田大刚;温怀常;陈建民;陈子强
关键词:优质香稻;不育系;兴谷A;选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