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素琴 1 ; 白树雄 2 ; 康总江 1 ; 王振营 2 ; 墨铁路 3 ;
作者机构: 1.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环境保护研究所
2.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3.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昆虫学系
关键词: 亚洲玉米螟;玉米螟赤眼蜂;挥发性信息化合物;正己烷提取物;寄主选择行为
期刊名称: 昆虫学报
ISSN: 0454-6296
年卷期: 2007 年 50 卷 05 期
页码: 448-45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在实验室条件下,利用"Y"型嗅觉仪测定了源于寄主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ée)鳞片、卵表以及不同生理阶段的雌蛾附腺的不同浓度的提取物对玉米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ostriniae Panget Chen寄主选择行为的影响,并对其引诱作用大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亚洲玉米螟鳞片的正己烷提取物在0.5mg/mL和1mg/mL浓度时对玉米螟赤眼蜂有明显的引诱作用;寄主卵的正己烷提取物在5块卵/mL和10块卵/mL浓度时对玉米螟赤眼蜂有显著的引诱作用,而在40块卵/mL浓度时对玉米螟赤眼蜂有极显著的驱避作用;玉米螟赤眼蜂对亚洲玉米螟交配未产卵和产卵后前期的雌蛾附腺提取液有反应,而对处女蛾和产卵后期的附腺提取液没反应。卵表提取物和附腺提取物比鳞片提取液对赤眼蜂引诱作用强,两者对赤眼蜂的引诱作用没有明显差异。
- 相关文献
[1]玉米螟卵龄对玉米螟赤眼蜂和松毛虫赤眼蜂种间竞争的影响. 张延峰,蔡浩,张帆,李元喜. 2010
[2]卵液成分改变及卵表涂施引诱剂对玉米螟赤眼蜂产卵发育的影响. 王素琴,白树雄,康总江,王振营. 2009
[3]玉米螟赤眼蜂与松毛虫赤眼蜂提取液对亚洲玉米螟卵发育的影响. 宋琼婷,张帆,李元喜. 2012
[4]挥发性信息化合物对赤眼蜂寄生行为的影响及其利用. 王素琴,王振营,墨铁路,康总江. 2007
[5]繁育寄主对三种赤眼蜂个体大小及抱卵量的影响. 黄静,张斌,张帆,李元喜. 2015
[6]两种赤眼蜂过寄生及其对过寄生适应能力的比较. 张延峰,宋琼婷,张帆,李元喜. 2010
[7]玉米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ostriniae)寄主标记信息素和学习经历对产卵行为的影响. 王素琴,练永国,康总江,墨铁路. 2007
[8]玉米螟赤眼蜂种群特异分子标记构建及其应用. 董贝,王素琴,李正西. 2012
[9]稻螟赤眼蜂rDNA特异引物设计及诊断引物在赤眼蜂分子鉴定中的应用. 郭震,阮长春,臧连生,张帆,靳锋云. 2012
[10]亚洲玉米螟及石河子玉米螟幼虫形态学记述. 徐筠,王源岷. 1990
[11]高效寄生亚洲玉米螟赤眼蜂种及品系田间防治效果. 张帆,孙光芝,李赤,孟昭君,李忠友. 2004
[12]江西省52个春玉米品种对玉米蚜和亚洲玉米螟的抗性鉴定. 漆学伟,邸宁,梁玉勇,洪霖,贾志新,王旭明,王甦,程正新.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六种杀螨剂对山楂叶螨的室内毒力和田间防效
作者:王泽华;魏书军;石宝才;崔文夏;康总江;宫亚军
关键词:山楂叶螨;杀螨剂;毒力测定;田间防效
-
五种杀螨剂对黄瓜茶黄螨的防治效果
作者:康总江;王泽华;石宝才;朱亮;宫亚军;魏书军
关键词:茶黄螨;杀螨剂;防治效果
-
联苯肼酯对智利小植绥螨的安全性及二者对二斑叶螨的联合控制作用
作者:宫亚军;金桂华;崔宝秀;王泽华;朱亮;康总江;魏书军
关键词:智利小植绥螨;联苯肼酯;二斑叶螨;生物防治;联合控制
-
甜菜夜蛾不同龄期幼虫对药剂的敏感性及其与酶活力的关系
作者:王泽华;石宝才;康总江;朱亮;金桂华;魏书军;宫亚军
关键词:甜菜夜蛾;龄期;生物测定;酶活力
-
联苯肼酯与毒死蜱对二斑叶螨联合毒力
作者:宫亚军;王泽华;朱亮;石宝才;康总江;魏书军
关键词:二斑叶螨;联苯肼酯;毒死蜱;混配;共毒系数
-
六种不同处理诱捕器对梨小食心虫诱杀效果研究
作者:康总江;朱亮;魏书军;石宝才
关键词:害虫防治;诱捕器;捕杀液;梨小食心虫;天敌
-
两种体色生物型桃蚜对杀虫剂敏感性差异及其与酶活力的关系
作者:宫亚军;王泽华;石宝才;姜春燕;康总江;金桂华;魏书军
关键词:桃蚜;体色生物型;生物测定;酶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