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铜在狐尾藻中的积累及亚细胞分布和化学形态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吴晓梅 1 ; 叶美锋 1 ; 吴飞龙 1 ; 徐庆贤 1 ; 林代炎 1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关键词: 狐尾藻;铜;亚细胞分布;化学形态;耐性机制

期刊名称: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ISSN: 1672-2043

年卷期: 2024 年 005 期

页码: 1114-112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索狐尾藻对重金属铜的积累和耐性机制,本研究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不同浓度铜处理(0、20、50 mg·L-1)对狐尾藻(Myriophyllum spicatum L.)生长生理特性以及叶片表皮细胞形态的影响,分析各器官中铜吸收转运及铜在各组织器官亚细胞中的分布和化学形态.结果表明:各浓度铜处理下狐尾藻均能存活,但铜浓度高于50 mg·L-1时,狐尾藻根、茎、叶生物量相比对照(铜0 mg·L-1)处理降低53.48%、36.99%和32.22%.铜处理后,狐尾藻根、茎和叶铜含量分别为11.81~186.34、1.32~7.89、2.11~11.99 mg·kg-1,根系中铜含量均高于叶片和茎部.铜在狐尾藻中的亚细胞分布主要位于根、茎、叶的细胞壁部分(36.49%~49.61%、45.44%~49.92%、41.45%~55.92%),其次是可溶性组分(21.65%~25.99%、23.03%~27.65%、18.01%~34.63%).狐尾藻中铜的赋存化学形态以盐酸提取态、醋酸提取态和乙醇提取态为主,所占比例为76.34%~86.67%,均是活性较低的形态.因此,狐尾藻是铜富集较好的植物,其根部的耐性大于茎、叶.铜以吸附态或蛋白质、果胶酸盐等低活性形态赋存于细胞壁或可溶性组分(液泡)中是狐尾藻积累和耐受铜的重要机制.

  • 相关文献

[1]狐尾藻净化生猪养殖场沼液的研究. 吴晓梅,叶美锋,吴飞龙,黄薇,林代炎. 2018

[2]狐尾藻对生猪养殖场沼液Cu、Zn的富集与净化效果. 吴晓梅,叶美锋,吴飞龙,林代炎. 2018

[3]镉胁迫对巴西蘑菇镉亚细胞分布和非蛋白巯基的影响. 周宇,张聪慧,翁伯琦,陈华,刘朋虎. 2022

[4]动电条件下分布在不同土壤中各形态重金属的去除效果. 林君锋,杨江帆,杨广,叶乃兴. 2005

[5]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猪粪中铜. 罗钦,陈涵贞,宋永康. 2010

[6]以猪粪为原料的沼气发酵系统中镉、铜、锌分析. 徐庆贤,沈恒胜,林斌,官雪芳. 2011

[7]铜源饲料添加剂的研究进展. 陈鑫珠,刘远,张晓佩,高承芳,李文杨,董晓宁. 2014

[8]饲料中不同铜、铁、锌水平对早期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及相关酶指标的影响. 董志岩,方桂友,童斌,冯玉兰,潘瑞珍,林秀文. 1999

[9]福建省规模化猪场土壤中砷、铜、锌含量测定初报. 修金生,吴顺意,周伦江,叶耀辉,俞道进,陈如敬,曾新斌. 2011

[10]饲料中不同铜,铁,锌水平对早期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及相关酶指标的 …. 董志岩,方桂友. 199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