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高油酸花生籽仁发育过程中脂肪酸动态变化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苏俏 1 ; 杨永庆 1 ; 李玉荣 1 ; 程增书 1 ; 宋亚辉 1 ; 金欣欣 1 ; 王瑾 1 ;

作者机构: 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河北省作物遗传育种实验室

关键词: 花生;脂肪酸;含油量;籽仁发育;相关性

期刊名称: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000-1573

年卷期: 2023 年 46 卷 004 期

页码: 1-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探究高油酸花生品种中含油量及脂肪酸的形成规律,以普通花生品种'冀花 22 号'为对照,对高油酸花生品种中含油量和 8 种脂肪酸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对花生籽仁 3 个发育时期的含油量测定结果显示,2 类花生品种在荚果形成期,干物质中含油量迅速上升,在荚果充实期缓慢增加,到荚果成熟期后,含油量基本上趋于稳定,表明 2 种类型的花生品种含油量的积累规律基本一致.2 类花生脂肪酸中以油酸(C18∶1)、亚油酸(C18∶2)和棕榈酸(C16∶0)为主,总占比约 90%,其中高油酸和普通花生品种中油酸含量占比均值分别为 82.04%和 43.84%,主要脂肪酸成分间差异极显著.8 种脂肪酸成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多数脂肪酸成分之间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在 0~0.99 之间.其中油酸与棕榈酸和亚油酸高度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8和-0.99,与花生酸、山嵛酸和二十四烷酸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在 0.25~0.49 之间,而与硬脂酸和花生烯酸不相关.脂肪酸动态变化结果显示,棕榈酸、油酸和亚油酸占比的变化趋势在2类花生品种间差异均显著不同,其它 5 种脂肪酸占比动态变化趋势在高油酸和普通花生品种中基本一致,表明棕榈酸、油酸和亚油酸是影响花生品质的主要因素.以上研究结果为深入理解高油酸花生形成的生理机制提供了有力参考.

  • 相关文献

[1]不同杀菌剂对花生叶斑病的防治效果分析. 宋亚辉,李玉荣,程增书,陈四龙,王瑾,张嘉楠,刘朝芳. 2013

[2]基于核磁共振法的花生品种含油量遗传变异分析. 郭建斌,吴贝,陈伟刚,贾朝阳,荆建国,陈四龙,刘念,陈玉宁,周小静,罗怀勇,任小平,姜慧芳,黄莉. 2017

[3]花生籽仁蔗糖含量遗传模型分析. 郅晨阳,薛晓梦,吴洁,李雄才,王瑾,晏立英,王欣,陈玉宁,康彦平,王志慧,淮东欣,洪彦彬,姜慧芳,雷永,廖伯寿. 2024

[4]花生含油量杂种优势表现及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效应分析. 陈四龙,李玉荣,程增书,廖伯寿,雷永,刘吉生. 2009

[5]栽培种花生含油量QTL定位与上位性互作分析. 张胜忠,胡晓辉,苗华荣,杨伟强,崔凤高,邱俊兰,陈四龙,张建成,陈静. 2021

[6]花生种子脂肪酸含量的微量、快速测定. 高慧敏,张颖君. 2010

[7]利用远缘杂交创造高油花生新种质. 程增书,李玉荣,徐桂真,王延兵. 2004

[8]黍稷籽粒含油量及脂肪酸组成分析. 金灿,李克虎,Harold Corke,李海权. 2021

[9]超临界CO2萃取花生种仁油及其脂肪酸成分分析. 王岩,王磊,董辉. 2018

[10]冀东稻区克氏原螯虾肌肉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 李赵嘉,郑振宇,左永梅,孙宇,王文成,肖丹丹,胡爱双,邹拓. 2019

[11]新疆不同小米的硒 脂肪及氨基酸成分分析. 王峰,冯小磊,范光宇,宋国亮,史高雷,张晓磊,赵芳,王晓明,赵治海. 2018

[12]不同小米品种氨基酸与脂肪酸营养含量分析. 冯小磊,史高雷,张晓磊,王峰. 2020

[13]糙小米发芽过程中挥发性成分与脂肪酸的内在关系. 李朋亮,夏茂林,赵巍,张爱霞,刘松雁,丁玉琴,刘敬科. 2023

[14]2种粳米蒸煮前后挥发性成分和脂肪酸内在关系分析. 杨晓忱,吴旭妍,李朋亮,刘敬科. 2023

[15]大豆5种脂肪酸含量的早代选育. 雷雅坤,宋晓昆,关中波,闫龙,刘兵强,邸锐,胡景辉,杨春燕,张孟臣. 2017

[16]大豆种子脂肪酸含量的快速测定. 张颖君,高慧敏,蒋春志,胡梦芸,刘兵强,李辉. 2008

[17]转Bt基因棉籽仁中脂肪酸的分析. 韩菊,王春芳,徐荣旗. 2000

[18]紫苏属植物种子含油率及其脂肪酸组成. 胡彦,丁友芳,温春秀,谢晓亮,周巧梅,刘玉军. 2010

[19]大豆不同环境下脂肪酸组分含量的QTL分析. 雷雅坤,刘兵强,邸锐,闫龙,杨春燕,郝东旭,张孟臣. 2016

[20]基于R语言的亚麻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相关及聚类分析. 张丽丽,耿立格,孙娟,王玉祥,曲志华,李世芳,乔海明.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