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氮肥运筹对节水高产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魏建伟 1 ; 李丁 1 ; 李强 1 ; 孙书娈 1 ; 孟祥海 1 ; 李会敏 1 ; 乔文臣 1 ; 赵明辉 1 ; 赵凤梧 1 ;

作者机构: 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

关键词: 冬小麦;氮肥比例;产量;水分利用率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科学

ISSN: 0517-6611

年卷期: 2016 年 44 卷 13 期

页码: 25-26+50

摘要: [目的]研究氮肥运筹对节水高产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率的影响,以形成最佳的氮肥底追比例,保护有限水资源。[方法]在统一施用270 kg/hm~2纯氮条件下,选取节水高产冬小麦品种衡4399为材料,研究了底施与追肥比例3∶7、5∶5及7∶3这3种氮肥运筹方式对其产量、水分利用率的影响。[结果]氮肥运筹方式与产量及水分利用率高度相关,种植衡4399等节水高产冬小麦品种采用底追比3∶7的施氮方式,平均产量最高,为7 268.21 kg/hm~2,水分利用率最大,为21.56 kg/(hm~2·mm)。[结论]在黑龙港地区施用270 kg/hm~2纯氮条件下,种植衡4399这类分蘖能力较强的节水高产冬小麦品种宜采用底追比3∶7的施氮方式。

  • 相关文献

[1]黑龙港地区施氮方式对不同类型冬小麦品种产量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魏建伟,李丁,李强,孟祥海,李会敏,乔文臣,孙书娈,赵明辉,赵凤梧. 2016

[2]氮对亏缺灌溉冬小麦地上及地下部分生长的影响机制. 秦文利. 2018

[3]河北低平原冬小麦不同气候年型应变栽培技术研究. 李志宏,李科江,李纪彬,李红梅. 1998

[4]抗旱节水冬小麦新品种衡136主要性状分析与评价. 孟祥海,陈秀敏,鲍聪,乔文臣,魏建伟,孙书娈,李丁,李强,赵明辉,李慧敏,赵凤梧. 2016

[5]华北旱地覆膜对春甘薯田土壤温度和水分的效应. 刘胜尧,张立峰,贾建明,范凤翠,石玉芳,李志宏. 2015

[6]耐密性春大豆品种光合特性研究. 郑伟,谢甫绨,郭泰,王志新,李灿东,张振宇,吴秀红,张茂明,王庆胜,侯升林. 2014

[7]冬小麦-夏玉米复种连作中定位水氮组合对籽粒灌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郭丽,张凤路,贾秀领,任会芳,董志强,张丽华,邢素丽. 2010

[8]严重冬春干旱年型不同水分运筹方式对冬小麦产量的效应. 张丽华,姚艳荣,曹洁璇,董志强,吕丽华,梁双波,贾秀领. 2013

[9]灌溉条件下覆膜对冬小麦根系分布及抗倒性状的影响. 蔡永强,牛新胜,焦小强,程亮,刘全清,申建波,张宏彦. 2014

[10]包膜控释尿素对冬小麦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王丽英,张彦才,王凯辉,李若楠,李巧云,陈丽莉,翟彩霞. 2008

[11]小麦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对河北省冬小麦产量、养分效率和环境效应的影响. 贾良良,杨军芳,孙彦铭,杨云马,杨振立,韩宝文,赵姗姗,李春杰,刘孟朝. 2017

[12]覆膜及灌溉对冬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郭孟楚,赵鹏飞,刘全清,江荣风,张宏彦. 2014

[13]不同拌种剂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董志强,姚海坡,张丽华,姚艳荣,吕丽华,贾秀领. 2018

[14]尿素硝铵溶液对冬小麦产量及土壤无机氮含量的影响. 刘学彤,杨军芳,黄少辉,贾良良,邢素丽,杨云马,王欣雅,刘子轩. 2019

[15]不同灌溉模式下小麦荧光特征及品种抗旱性研究. 曹彩云,党红凯,郑春莲,李科江,马俊永. 2017

[16]条带种植模式下微喷带对冬小麦产量和耗水特性的影响. 宋鑫玥,刘胜尧,贾宋楠,高震,范凤翠,杜雄,齐浩,张哲. 2021

[17]不同耕作方式对小麦旗叶衰老及产量的影响. 刘豆豆,辛秀竹,石怡彤,张璐鑫,庞森博,董志平,尹宝重. 2021

[18]春一水灌溉时间对冬小麦产量和生长特性的影响. 柳斌辉,王变银,陈朝阳,张文英. 2021

[19]抗旱节水冬小麦品种衡H1401主要性状分析与评价. 柳斌辉,王变银,陈朝阳,张文英,张晓. 2021

[20]冬小麦晚播、夏玉米晚收增产潜力分析. 吕丽华,董志强,王学清,刘茜,张丽华,贾秀领.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