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水口库区流域农业面源污染评价及其防治对策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黄东风 1 ; 李卫华 1 ; 邱孝煊 1 ; 陈超 1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关键词: 水口库区流域;农业面源污染;调查评价;防治对策

期刊名称: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ISSN: 1671-3990

年卷期: 2008 年 16 卷 04 期

页码: 1031-103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通过对水口库区流域内18个镇(乡)的农业面源污染源(包括生活污染、人粪尿、农村固体废物及生活垃圾、化肥、畜禽养殖、农田养分流失、村镇地表径流、水产养殖等)调查,并采用等标排放量进行评价,结果显示:2005年该流域全年CODcr、TN和TP的排污量分别为6288.87t、4450.07t和1448.82t,总等标排放量为19357.55×106m3,其中CODcr、TN和TP的污染率指数分别为2.17%、22.99%和74.85%,故磷和氮是水口库区流域水体污染的主要污染物。污染率指数大小排在前3位的污染源为农田水土流失、水产养殖和畜禽粪尿,分别为41.95%、36.81%和10.60%,三者总和占全流域污染率的89.36%,是该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各乡镇间相比较,2005年全年等标排放量以黄田镇居第1位,达2942.14×106m3,污染率指数为15.20%;水口镇和东桥镇次之。不同乡镇的主要污染源有所不同,例如黄墩办、水东办以生活污水为主,炉下镇、大横镇等以畜禽粪尿为主,梅溪镇、东桥镇等以农田养分流失为主,水口镇、尤溪口镇等以水产养殖为主,不同乡镇在治理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上应各有所侧重。最后提出水口库区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对策,主要包括:完善农业立法、强化经营管理措施,加强农化物质投入最小化技术研究,开展畜禽粪便多用途综合利用,发展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提倡清洁生产,合理投放鱼饲料和药物、减少流失率。

  • 相关文献

[1]闽江中上游流域农业面源污染调查评估及其防治技术探讨. 陈超,黄东风,邱孝煊,李卫华. 2007

[2]福建省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及防治对策的研究. 黄东风,王果,陈超. 2006

[3]农业面源污染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黄东风,王果,陈超. 2006

[4]台湾地区农业面源污染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验证与分析. 周琼,黄颖,刘德娟,许标文,曾玉荣. 2015

[5]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草类植物在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钟珍梅,黄毅斌,李艳春,黄秀声,陈钟佃,冯德庆. 2017

[6]福建省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防控措施. 许静,陈永快,曹志全,邹晖. 2011

[7]甘薯品种抗瘟性丧失及其防治对策. 张联顺,杨秀娟,陈福如,杨家育,王清中. 1999

[8]子莲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研究. 罗银华,刘波,朱育菁,肖荣凤,杨莹莹,杨盛春. 2012

[9]一种番鸭“新肝病”在浙江的流行及防治初探. 陆新浩,刘鸿,黄瑜,陈秋英,任祖伊,黄建勇,吴勇. 2010

[10]38例鸭鸳鸯等孢球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江斌,吴胜会,林琳,张世忠.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