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捕食者对长额象鼻溞形态及种群密度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曾平平 1 ; 李毅超 1 ; 于国欣 1 ; 张清靖 2 ; 曲疆奇 2 ; 刘青 1 ;

作者机构: 1.辽宁省水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2.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水产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长额象鼻溞;近邻剑水蚤;形态可塑性;种群密度;信息素

期刊名称: 水产科学

ISSN: 1003-1111

年卷期: 2024 年 003 期

页码: 475-48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究在捕食者诱导下长额象鼻溞的表型形态及种群密度变化,使用近邻剑水蚤作为捕食者,长额象鼻溞作为被捕食者,设滤液组(信息素)和接触组(物理刺激)2个处理组,分析不同处理对长额象鼻溞种群数量、个体大小、钩角型占比及各形态特征的绝对长度和相对长度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长额象鼻溞的种群密度在接触组中略微降低(P>0.05),但在滤液组显著上升(P<0.05),较对照组增加了25.06%。2种处理下长额象鼻溞的形态均有一定变化,但近邻剑水蚤物理刺激更易使长额象鼻溞发生表型形态改变。接触组中小个体(体长300~<400μm)和大个体(体长≥400μm)等级的长额象鼻溞体长、体高、第一触角长和壳刺长的绝对长度均比对照组显著增长(P<0.05)。接触组中第一触角和壳刺的相对长度增长极显著(P<0.01),而滤液组中差异不显著(P>0.05)。接触组中钩角型个体占比有所降低,但较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结果表明,近邻剑水蚤物理刺激更易诱导长额象鼻溞发生形态变异,但种群密度变化在信息素诱导下更显著,该结果可为水域生态系统的群落结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数据参考。

  • 相关文献

[1]密云水库长额象鼻溞的种群动态研究. 高梦婵,李治,张清靖,曲疆奇,李毅超,刘青. 2018

[2]不同粒径聚苯乙烯微球对长额象鼻溞的毒性效应. 于国欣,邵旭东,曾平平,张清靖,曲疆奇,刘青. 2023

[3]B交配型位点基因对杏鲍菇极性的鉴定. 马康,刘宇,许峰,王守现,赵爽. 2015

[4]2012年北京各区县不同寄主上二斑叶螨发生调查. 朱亮,康总江,魏书军,宫亚军,石宝才.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