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3个品种芒果发育及后熟过程中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变化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赵家桔 1 ; 周兆禧 2 ; 朱敏 2 ; 赵丽 2 ; 高爱平 1 ; 陈业渊 3 ; 王家保 2 ;

作者机构: 1.海南大学应用科技学院儋州校区

2.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农业部华南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或农业部木薯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3.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海口实验站

关键词: 芒果;发育过程;类胡萝卜素

期刊名称: 西南农业学报

ISSN: 1001-4829

年卷期: 2014 年 27 卷 05 期

页码: 2124-213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研究不同芒果品种发育及后熟过程中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动态变化。采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DIONEX,P680-3000型)测定果实类胡萝卜素各组分含量。结果表明,堇菜黄素和叶黄素含量在发育初期有降低的趋势,进入后熟期后堇菜黄素含量快速增加,叶黄素含量则快速降低,β-胡萝卜素和番茄红素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因此,果实发育后期及后熟过程中总类胡萝卜素含量以金煌最高,贵妃次之,红玉最低。各色素所占总类胡萝卜素的比例依次为堇菜黄素>β-胡萝卜素>番茄红素>叶黄素。

  • 相关文献

[1]多肽对芒果糖和酸及类胡萝卜素组分含量的影响. 赵家桔,张新春,李焕苓,周兆禧,王家保. 2011

[2]不同类型芒果果肉类胡萝卜素、香气和糖酸品质分析. 马玉华,马小卫,武红霞,周毅刚,许文天,王松标. 2015

[3]芒果(Mangiferaindica)ζ-胡萝卜素脱氢酶基因ZDS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张梦云,高爱平,赵志常,周开兵,黄建峰,党志国,罗睿雄. 2018

[4]胡椒瘟病菌(Phytophthora capsici)孢子囊诱导及发育过程观察. 高圣风,杨开虎,陆大倩,刘爱勤,苟亚峰,孙世伟,王政,孟倩倩. 2020

[5]避雨栽培对芒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初报. Wu Hongxia,武红霞,Wang Songbiao. 2012

[6]芒果拟盘多毛孢果腐病病原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YANG Bo,杨波,HU Mei-jiao,胡美姣. 2012

[7]芒果蒂腐病菌Botryodiplodia theobromae Pat.对采后芒果乙烯代谢的影响. 高兆银,胡美姣,李敏,杨凤珍. 2010

[8]几种热带果树无公害生产关键技术研究. 孙光明,雷新涛,谢江辉,胡桂兵,马蔚红,詹儒林,陆超忠. 2004

[9]不同品种芒果果肉抗氧化物质分析. 李丽,陈杰忠,谢江辉,王松标,武红霞,詹儒林. 2010

[10]杧果主要品种遗传多态性的AFLP标记研究. 雷新涛,王家宝,杜中军,徐雪荣,林顺权. 2006

[11]不同果袋对Irwin芒果皮色素及果实着色的影响. 武红霞,马蔚红,王标松,周毅刚. (Mis

[12]海南省芒果产业化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高爱平,黄建峰,陈业渊,朱敏,房志超. 2010

[13]利用锚定SSR技术探讨芒果品种的分类. 谢江辉,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马蔚红,林顺权,刘成明. 2006

[14]芒果毒蛾室内种群特性及药效测定. 刘奎,彭正强,符悦冠,金启安. 2002

[15]基于芒果转录组数据开发EST-SSR和TRAP标记. 罗纯,武红霞,姚全胜,王松标,许文天. 2017

[16]木薯组培苗中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分析. 罗秀芹,韦卓文,杨龙,薛晶晶. 2020

[17]香粉1号香蕉果肉类胡萝卜素提取条件研究. 胡玉林,左雪冬,庞振才,谢江辉. 2014

[18]辣椒不同发育时期果实着色的转录组分析. 秦于玲,申龙斌,曹振木. 2020

[19]香蕉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基因MsPSY2a功能鉴定. 谢龙海,高洁,荆永琳,徐立,陈莹,薛丙涛,李志英. 2021

[20]高等植物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研究进展. 王紫璇,李佳佳,于旭东,蔡泽坪,罗佳佳,徐芷蕙.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