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大丽轮枝菌与陆地棉互作过程中棉花次生代谢产物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社增 1 ; 牛露欣 2 ; 李博超 3 ; 陈秀叶 2 ; 刘畅 4 ; 鹿秀云 2 ; 郭庆港 2 ; 马平 2 ; 马峙英 1 ;

作者机构: 1.河北农业大学/教育部华北作物种质资源重点实验室

2.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河北省农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华北北部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

3.南加州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

4.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关键词: 棉花代谢产物;大丽轮枝菌;互作;黄萎病

期刊名称: 棉花学报

ISSN: 1002-7807

年卷期: 2020 年 32 卷 006 期

页码: 501-52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分析大丽轮枝菌与棉花互作过程中的差异代谢产物,发现棉花对大丽轮枝菌防御机制的新线索.[方法]以中棉所24为供试棉花品种,在棉苗2片真叶期伤根接种大丽轮枝菌或无菌水,获得病原菌处理和健康对照的根、茎、叶组织样本材料,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UPLC-ESI-MS)技术对样本材料的70%(体积分数)甲醇水溶液提取物进行分离与检测,经在线XCMS软件处理获得代谢组数据,经多元统计和t检验,获得处理间差异代谢产物,基于相对分子质量实验值与棉花代谢产物准确值比较确定代谢产物的种类.[结果]UPLC-ESI-MS分析棉花代谢组时,负离子检测模式比正离子检测模式效率更高.在棉苗根、茎、叶组织中发现,大丽轮枝菌处理与健康对照有重要差异的代谢产物为576个,主要存在于棉花根部,其中77个鉴定为倍半萜类、二萜类、黄酮类、碳水化合物、脂肪族和酚类物质.除倍半萜物质外,咖啡酸、紫云英苷、异紫云英苷、五桠果素、儿茶素、棉花素-8-鼠李糖苷、棉籽菁、草质素-7-葡萄糖苷、白矢车菊素、槲皮素-3'-葡萄糖苷、槲皮素-3-葡萄糖苷、槲皮素-7-葡萄糖苷、α,2',3,3',4,4',6-庚羟基查耳酮2'-葡萄糖苷、蜜二糖、蔗糖、蔗糖6-磷酸和1-三十四烷醇这17种物质在大丽轮枝菌与棉花互作相关文献中未见报道,可能为新发现的棉花黄萎病病程相关代谢产物.[结论]推定的棉花黄萎病病程相关代谢产物,可能在棉花抵御大丽轮枝菌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为探索棉花对黄萎病抗病机制提供了新的重要线索.

  • 相关文献

[1]利用拮抗细菌防治棉花黄萎病. 李社增,马平,刘杏忠,H.C.Huang,陈新华. 2001

[2]相对病情指数划分棉花品种抗病性的统计学基础. 李社增,马平,HUANG H C,陈新华. 2003

[3]一种新的棉花黄萎病快速接种技术及其在病原菌致病力和寄主抗病性鉴定上的应用. 马平,H.C.HUANG,李社增,唐文华. 2004

[4]西瓜黄萎病菌种群结构类型及致病性分析. 鹿秀云,苏振贺,刘晓萌,商俊燕,王莹,张晓云,郭庆港,李社增,马平. 2024

[5]相对病情指数表示棉花品种黄萎病抗病性的统计学解释. 李社增,马平,刘增志,陈新华,H.C.Huang. 1999

[6]黄河流域棉花黄萎菌致病力分化的研究. 王彦,郭庆港,鹿秀云,李宝庆,李社增,马平. 2009

[7]西兰花残体还田对棉花黄萎病防治效果及其对不同生育时期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赵卫松,郭庆港,李社增,王亚娇,鹿秀云,王培培,苏振贺,张晓云,马平. 2019

[8]利用微生物杀菌剂防治马铃薯黄萎病. 鹿秀云,赵卫松,白颖,马丽,张丽红,商俊燕,苏振贺,郭庆港,张晓云,王培培,闫磊,马平,李社增. 2020

[9]花铃期棉花黄萎病抗病与感病品种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赵卫松,郭庆港,李社增,王培培,鹿秀云,苏振贺,张晓云,马平. 2020

[10]中国七省(自治区)马铃薯黄萎病病情及优势病原菌致病力分析. 李社增,周洪友,鹿秀云,年冠臻,郭庆港,赵卫松,东保柱,申建芳,王培培,张晓云,闫磊,马平. 2018

[11]马铃薯健株与黄萎病株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及其对碳源利用特征. 赵卫松,郭庆港,苏振贺,王培培,董丽红,胡卿,鹿秀云,张晓云,李社增,马平. 2021

[12]基质中添加西兰花残体对大丽轮枝菌GFP标记菌株在棉花体内扩展的影响. 王亚娇,赵卫松,陈丹,纪莉景,李社增,孔令晓,马平. 2020

[13]生防细菌NCD-2突变体构建及抑菌功能基因的防病作用. 孙会刚,蒋继志,李社增,鹿秀云,马平. 2006

[14]生防细菌NCD-2中抑菌功能相关基因的定位及克隆. 郭庆港,李社增,鹿秀云,马平. 2007

[15]菌糠对棉花黄萎病及棉花根际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 曲远航,刘天聪,鹿秀云,李社增,郭庆港,马平. 2023

[16]棉花黄萎病生防细菌NCD-2抑菌物质提取研究(英文). 鹿秀云,李社增,马平,高胜国. 2005

[17]枯草芽孢杆菌NCD-2菌株抗菌蛋白初步分析. 孟立花,李社增,郭庆港,马平,刘大群. 2008

[18]防治棉花黄萎病的生防细菌NCD-2的田间效果评价及其鉴定. 李社增,鹿秀云,马平,高胜国,刘杏忠,刘干. 2005

[19]金银花黄萎病的病原鉴定及生防菌剂防控. 鹿秀云,商俊燕,苏振贺,郭庆港,李社增,贾海民,李耀发,马平. 2023

[20]Bi利用拮抗细菌防治棉花黄萎病(英文). 李社增,鹿秀云,马平,高胜国,H. C. HUANG.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