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橡胶种子萌发前后蛋白质组的比较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Pooi-Fong Wong 1 ; 田郎 2 ;

作者机构: 1.马来亚大学医学院医学微生物学系

2.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

关键词: 巴西橡胶树;蛋白质组;种子;发芽

期刊名称: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ISSN: 1009-1726

年卷期: 2011 年 05 期

页码: 5-10

摘要: 采用双向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2D-PAGE)及质谱技术对橡胶种子萌发后蛋白质表达谱的变化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显示,种子萌发前后的2个蛋白质组在蛋白质总数上并无显著差异,但各自均检测到特异性蛋白质的存在。成熟干种子蛋白质组含有2个分子量约为36.5kDa和23kDa的蛋白质簇(pH4-7)以及一组碱性蛋白质(大约pH10),而已萌发种子蛋白质组中23kDa蛋白质的表达量出现明显下降。已萌发种子蛋白质组中大约有60%的蛋白质与成熟干种子一致,其余40%则不相同或为其所独有。此外,本研究通过质谱分析从已检测到的蛋白点中鉴定出了3种在萌发种子蛋白质组中丰度有所下降的蛋白质,同时还发现了2种仅存在于成熟干种子蛋白质组中的蛋白质。前3种蛋白质包括1种推定的β-葡萄糖苷酶,淀粉分枝酶,以及1种MutT/nudix家族蛋白质,后2种蛋白质则分别为1种酸性植物凝集素和赤霉素20-氧化酶。本研究目的旨在探索2D-PAGE及质谱分析技术在巴西橡胶树蛋白质鉴定中的应用潜力,并根据蛋白质的变化动态藉以了解橡胶种子萌发的内在机制。

  • 相关文献

[1]橡胶树死皮病黄色体蛋白质组差异分析与初步鉴定. 闫洁,陈守才. 2008

[2]橡胶树死皮病黄色体差异表达蛋白的初步分析. 闫洁,陈守才. 2008

[3]橡胶树死皮病胶乳C-乳清差异表达蛋白质的筛选与鉴定. 闫洁,陈守才,夏志辉. 2008

[4]剥壳与切头对槟榔种子发芽的影响. 陈思婷,王萍. 2011

[5]矮紫金牛播种技术初探. 王清隆,叶才华,晏小霞,王祝年,陈永锋. 2015

[6]温度对椰枣种子发芽和生理特征的影响. 李东霞,黄丽云,徐中亮,符海泉,张宁. 2019

[7]巴西橡胶树种子发育过程中淀粉积累动态. 邱德勃,陈春满,谢石文,罗丽娟,邱德勃,谢石文. 2001

[8]橡胶种子提取生物柴油的开发利用. 李先昆,石常就,林伯煌. 2009

[9]巴西橡胶树抗白粉病基因连锁标记(OPV-10390)的原位PCR物理定位. 高和琼,王英,邱海燕,庄南生. 2011

[10]巴西橡胶树HbbZIP40转录因子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Zhang Dong,张冬,Li Xiao-Na,李晓娜,Xiao Hou-zhen,肖厚贞,Yang Ye. 2017

[11]见血封喉种子强心苷类化合物及其细胞毒活性. 董文化,梅文莉,曾艳波,王辉. 2010

[12]NaCl胁迫对刚果臂形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效应的研究. 郇树乾,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刘国道,白昌军,张绪元,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2004

[13]人类基因组计划——从基因组到后基因组(P39-42). 金志强. 2000

[14]人类基因组计划——从基因组到后基因组(P13-16). 金志强. 2000

[15]暗光环境对木薯叶片蛋白质组的影响. 吕亚,安飞飞,李开绵,陈松笔. 2017

[16]双向凝胶电泳的实验操作及进展. 叶妙水,钟克亚,胡新文,郭建春. 2006

[17]油棕胚蛋白质组学研究体系的建立. 王永,李静,吴翼,张大鹏,雷新涛. 2014

[18]巴西橡胶芽接树砧穗互作的蛋白质组初步研究. 丁璇,袁坤,杨礼富,曹建华,徐志娟,何哲,林位夫. 2010

[19]盐胁迫下巴西蕉叶片的转录组和蛋白质组关联分析. 吉福桑,杨振,徐亚,汪奇,李新国,乔飞. 2020

[20]杨树叶片蛋白质组分析. 袁坤,潘惠新,杨礼富,王真辉,王明庥,黄敏仁.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