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三系杂交水稻育种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颜龙安 1 ; 谢华安 2 ;

作者机构: 1.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2.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细胞质雄性不育;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杂种优势

期刊名称: 科学通报

ISSN: 0023-074X

年卷期: 2016 年 35 期

页码: 3748-376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我国首创的籼型杂交水稻技术开辟了大幅度提高水稻产量的新途径,为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回顾了野败型雄性不育的发现与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简称三系)配套及发展的历程.水稻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系在我国大面积生产应用,除野败型外,还有岗型、D型、印水型、矮败型、红莲型、K型不育胞质.其中红莲型的恢、保关系与野败型不同,其他都与野败型相似.杂交水稻不育胞质的多样性解决了胞质单一可能带来的生产风险.在骨干亲本的选育方面,本文介绍了优良不育系珍汕97A,V20A,Ⅱ-32A,金23A等,以及优良恢复系IR24,明恢63,蜀恢527等的选育和应用情况.目前,我国三系杂交水稻主推品种已经由过去的高产品种,转变为优质、高产、抗病兼顾的新品种为主.但是,三系杂交水稻面临产量潜力提升较慢、优良保持系创制效率较低、杂交稻种子生产成本较高,以及不完全适应轻简化栽培等诸多问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建议以培育优质、高产、安全、高效的绿色杂交水稻新品种为目标,以分子技术在杂交水稻育种中的应用为手段,以选育适合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的三系亲本为方向,全面提升杂交水稻的科技竞争力.

  • 相关文献

[1]福建省优质、高产、多抗杂交水稻选育研究进展. 郑家团,游年顺,黄庭旭,赵明富,张水金,谢华安. 2010

[2]水稻KV型不育系细胞质效应的研究. 游年顺,雷捷成,黄利兴,郑向华,雷上平,朱雄涛. 1998

[3]大穗型籼稻不育系“京福1A”的选育与利用. 林强,郑秀萍,吴志源,周天理. 2006

[4]利用分子标记改良金23B白叶枯病抗性的初步研究. 黄珊,方珊茹,郑燕梅,章琦,张丹,吴春珠. 2009

[5]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及育性恢复的研究进展. 翟妙仙,许亦峰,刘玉芹,沈伟锋. 2013

[6]龙特浦A的特征特性及其提纯和高产繁殖技术. 徐同济,杨东,黄达彪,张水金,黄庭旭,王永慧,黄宏成,林生游,郑家团. 2010

[7]水稻不育系乐丰A的提纯与原种繁殖技术. 蔡巨广,胡荣华,游年顺,雷上平,张以华. 2019

[8]优质籼型水稻不育系京福4A的选育. 林强,王洪飞,郑秀平,周天理. 2011

[9]全丰A特征特性及种子生产技术初探. 吴志源,雷上平,张以华,谢美珠,蔡巨广,谢祖钦,黄利兴,游年顺. 2010

[10]基于SSR标记的杂交籼稻主要不育系遗传多样性分析. 方珊茹,郑燕梅,吴春珠,刘玉芹,熊雪娇. 2012

[11]三系不育系繁源A异交特性及其高产繁殖技术. 张以华,胡荣华,蔡巨广,游年顺,雷上平,吴志源,谢美珠. 2016

[12]抗稻瘟病大穗重粒型籼稻不育系成丰A的选育与利用. 张以华,胡荣华,黄利兴,雷上平,郑长林,潘玉卿,雷捷成,蔡巨广,游年顺. 2018

[13]安丰A等五个不育系的选育与利用初报. 雷上平,黄利兴,张以华,潘玉卿,雷捷成,游年顺. 2005

[14]水稻三系不育系繁源A异交特性与繁殖技术初探. 胡荣华,黄利兴,张以华,吴志源,郑长林,游年顺. 2013

[15]优质籼稻不育系闽丰1A的选育. 陈建民,田大刚,罗家密,吴明基,王锋. 2009

[16]水稻三系不育系庆源A的选育与利用. 蔡巨广,胡荣华,张以华. 2023

[17]高异交率三系不育系414A特征特性分析. 胡荣华,张以华,游年顺,谢美珠,黄利兴. 2016

[18]优质、抗稻瘟病香型水稻三系不育系繁源A的选育. 游年顺,张以华,黄利兴,雷上平,潘玉卿,胡荣华,吴志源,谢美珠,孟志国. 2014

[19]几个优质籼型三系不育系特征特性的观察. 李刚,陈建民,罗家密,田大刚,吴明基,王锋. 2010

[20]高异交率、抗稻瘟病水稻三系不育系全丰A的选育与利用. 张以华,黄利兴,雷上平,吴志源,胡荣华,谢美珠,游年顺.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