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寄主及寄主食物对雅脊金小蜂子代性比、体型和翅型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孙永超 1 ; 高燕 2 ; 张中润 2 ; 许再福 2 ;

作者机构: 1.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广东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雅脊金小蜂;小麦;玉米;米象;玉米象;子代

期刊名称: 昆虫知识

ISSN: 0452-8255

年卷期: 2009 年 46 卷 05 期

页码: 95-10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通过三级营养关系的传递,研究不同寄主食物和寄主对雅脊金小蜂Theocolax elegans(Westwood)子代性比、体型和翅型的影响。结果表明:雅脊金小蜂寄生小麦粒中的玉米象Sitophilus zeamais(Motschulsky)或米象Sitophilus oryzae(L.)的子代蜂量均显著高于寄生玉米粒中的玉米象或米象的子代蜂量;寄生小麦粒中的米象与玉米象的蜂量之间差异不显著,雌雄性比之间也差异不显著。子代雌蜂个体的体长均显著长于雄蜂的体长;但在寄生玉米粒中的米象时,其子代雌蜂和雄蜂的个体大小是最小的。长翅型雅脊金小蜂在寄生小麦粒中的米象或玉米象时,其子代长翅型的个体数量显著多于寄生于玉米粒中的米象或玉米象的子代长翅型个体数量。因此,用小麦粒中的米象或玉米象来繁殖雅脊金小蜂较之用玉米粒中的玉米象或米象的繁殖效率更高。

  • 相关文献

[1]温度和寄主密度对雅脊金小蜂寄生和刺死米象幼虫的影响. 高燕,张中润,许再福. 2006

[2]黄皮种子甲醇提取物对米象的生物活性. 张瑞明,赵冬香,万树青. 2011

[3]4种印楝种子提取物对玉米象的生物活性. 彭黎旭,韩丙军,何书海,殷宁. 2006

[4]禾本科主要作物抗旱相关基因及转基因研究进展. 邢淑莲,姚艳丽,徐磊,胡小文,刘洋. 2014

[5]利用HMW-GS全缺失突变体快速构建Glu-1位点近等渗入系. 张星星,王召军,杨玉双,王道文,郑文明,董振营. 2016

[6]小麦TaNAC5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 胡伟,颜彦,韦运谢,铁韦韦,候晓婉. 2014

[7]中国小麦生产布局演化及影响因素研究. 郝晓燕,张益,韩一军. 2018

[8]小麦逆境胁迫相关基因TaCBL7的克隆、生物信息学及表达特性分析. 龙翔宇,蒲至恩,郑科,刘泽厚. 2013

[9]小麦胁迫相关基因TaSF3B2的克隆及表达特性分析. 黄鑫,夏百成,龙翔宇. 2016

[10]小麦胁迫相关基因TaLEA2的克隆、生物信息学及表达特性分析. 龙翔宇,蒲至恩,杨丽娟,郑科,刘泽厚. 2014

[11]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麦中残留除虫脲. 查玉兵,岳永德,陈美,花日茂,汤锋,操海群. 2007

[12]小麦连体叶片高效瞬时表达体系的构建. 朱元芳,校现周. 2007

[13]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麦粉和大米粉中的氯啶菌酯. 张月,吕岱竹,林静凌,李建国. 2013

[14]小麦小分子热激蛋白TasHSP16.9基因在逆境应答中的表达分析. 李静婷,刘子记,赵旭耀,朱小叶. 2016

[15]小麦TaPP2C59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胡伟,颜彦,何艳臻. 2014

[16]甘蔗渣堆肥对绿麦隆胁迫小麦幼苗生长及生理生化的影响. 姜蕾,林靖凌,刘迎,潘波,杨毅,林勇. 2015

[17]小麦和大麦果皮的光合功能研究. 陈娟,莫亿伟,孙鉴坤,方元平. 2009

[18]高产抗病优质互补的品种间杂交研究. 吴春太,徐如宏,张庆勤. 2010

[19]小麦幼苗磷利用率及相关基因的染色体定位. 曹红星,张正斌,孙程旭,徐萍,赵鸿彬. 2009

[20]影响农杆菌介导的小麦遗传转化条件的研究. 贺杰,王伟,胡海燕,赵俊杰,校现周.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