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种植年限羊肚菌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及代谢通路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韩雨潼 1 ; 岳增良 1 ; 张国印 1 ; 郜静 1 ; 李玭 1 ; 王立安 1 ; 李守勉 1 ; 赵振重 1 ; 刘晓薇 1 ; 王凌 1 ;

作者机构: 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环境研究所;河北省羊肚菌产业技术研究院;河北省肥料技术创新中心;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河北省柏乡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关键词: 羊肚菌;高通量测序;土壤真菌群落;土壤环境因子;代谢功能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科学

ISSN: 1002-1302

年卷期: 2023 年 51 卷 003 期

页码: 212-21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羊肚菌是珍稀类食药兼用菌,兼具极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然而作为土生真菌,却缺乏人工设施栽培羊肚菌根际土壤优势菌群分析及主要影响其生长的土壤环境因子探索,其主要优势菌群的代谢通路研究更为鲜见.针对未种植羊肚菌、种植1年羊肚菌以及种植4年羊肚菌的根际土壤样本,通过Illumina平台Miseq高通量测序仪对羊肚菌根际土壤真菌群落进行测序,并使用FUNGuild和PICRUSt2进行真菌群落代谢通路分析.结果表明,在黏土中种植羊肚菌后,其根际土壤中真菌群落丰度和多样性都一定程度上降低,且随种植年限增长而更为明显;3组样本排在第1位的优势菌门均为羊肚菌所属的子囊菌门(Ascomycota),第一优势菌纲是粪壳菌纲(Sordariomycetes),且种植羊肚菌后相对丰度随年限增长而逐年增加;样本间优势菌属具有明显差异,新赤壳属(Neocosmospora)与毛壳菌属(Chaetomium)随种植年限增长成为优势菌属;冗余分析结果表明,子囊菌门与速效磷、速效钾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与磷酸单酯酶、有机质呈显著负相关关系.FUNGuild功能预测结果表明,真菌群落主要功能为腐生真菌代谢,其相对丰度亦随种植年限增长而大幅增加;PICRUSt2功能预测结果表明,真菌主要代谢途径是由三磷酸腺苷酶(ATPase)经催化水解为无机磷,满足羊肚菌土生环境中所需的营养供给.明晰了人工栽培羊肚菌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确定了影响真菌优势菌群的主要土壤环境因子及主要优势群落的代谢路径,为人工栽培羊肚菌产业的标准化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支撑.

  • 相关文献

[1]西兰花残体还田对棉花黄萎病防治效果及其对不同生育时期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赵卫松,郭庆港,李社增,王亚娇,鹿秀云,王培培,苏振贺,张晓云,马平. 2019

[2]利用高通量测序快速定位目标性状位点的研究. 林静,赵青松,张孟臣,杨春燕,赵团结. 2019

[3]花铃期棉花黄萎病抗病与感病品种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赵卫松,郭庆港,李社增,王培培,鹿秀云,苏振贺,张晓云,马平. 2020

[4]盐胁迫下枯草芽孢杆菌NCD-2对番茄促生作用及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邵美琪,赵卫松,苏振贺,董丽红,郭庆港,马平. 2021

[5]马铃薯健株与黄萎病株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及其对碳源利用特征. 赵卫松,郭庆港,苏振贺,王培培,董丽红,胡卿,鹿秀云,张晓云,李社增,马平. 2021

[6]不同轮作模式下设施土壤丛枝菌根真菌群落结构的季相变化. 刘蕾,徐梦,张国印,王凌,孙世友,茹淑华,肖广敏,郜静,李玭,马丽敏. 2021

[7]燕麦黄酒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及对高级醇的影响. 孙乐平,张伟,徐嘉良,刘敬科,邢旋,任清. 2020

[8]高通量测序分析高温覆膜对韭菜根际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宋健,张海剑,刘莉,杜立新,柳健虎,曹伟平. 2020

[9]盐地碱蓬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其功能. 孙建平,刘雅辉,左永梅,韩民利,张虹伟,吕晶晶. 2020

[10]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三种太岁样品细菌组成的分析. 王朝江,王世清. 2017

[11]长期施加钾肥对小麦产量、氮磷钾吸收量及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张翔,黄媛媛,宋聪,贾振华,贾良良,宋水山. 2024

[12]长期有机种植模式下日光温室蔬菜栽培土壤真菌多样性研究. 曾广娟,王晗,赵美微,彭红丽,冯阳,耿世刚. 2024

[13]太岁DNA提取方法差异及对测知细菌结构的影响. 王朝江,王世清,高春燕,李慧,李聪. 2021

[14]引入豆科作物的轮作模式对设施蔬菜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 刘蕾,徐梦,王凌,茹淑华,孙世友,郜静,李玭,张国印,马俊贤. 2021

[15]高粱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标记开发研究初报. 籍贵苏,吕芃,杜瑞恒,刘国庆,侯升林,马雪,李素英,王金萍,赵秀萍. 2018

[16]不同商品发酵菌剂对牛粪堆肥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赵欧亚,侯利敏,孙世友,茹淑华,肖广敏,王策,王凌,刘蕾,张国印,李瑞军. 2022

[17]基于高通量测序解析老面发酵对小米面团的微生物多样性及功能的影响. 刘俊利,赵巍,张爱霞,李朋亮,任素芬,刘敬科.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