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甘薯爪哇黑腐病的病原鉴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高波 1 ; 王容燕 1 ; 马娟 1 ; 李秀花 1 ; 陈书龙 1 ;

作者机构: 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河北省农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华北北部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甘薯;爪哇黑腐病;可可毛色二孢;分子鉴定

期刊名称: 植物保护

ISSN: 0529-1542

年卷期: 2016 年 42 卷 05 期

页码: 200-204+20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甘薯爪哇黑腐病是甘薯贮藏期的一种真菌性病害,是全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甘薯贮藏期的重要病害之一。2013年我们从广东湛江采集的甘薯中,发现病薯薯块由两端向中间变黑变硬,切开发病薯块,在伤口处会逐渐长出黑色或灰色的菌丝。发病薯块室内放置30d后表面龟裂,裂口处有大量的黑色粉末溢出,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大量褐色有隔膜孢子。经对病原菌进行分离,采用柯赫氏法则回接验证,依据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和rDNA-ITS及β-tubulin基因序列,确定该病害为甘薯爪哇黑腐病,病原菌为可可毛色二孢(Lasiodiplodia theobromae)。致病性测定发现该病具有较强致病性,对于贮藏期甘薯具有较大威胁。这是国内首次对该病进行的报道。

  • 相关文献

[1]培养条件及杀菌剂对玉米穗腐病菌可可毛色二孢生长的影响. 刘树森,胡清玉,杨扬,李坡,马红霞,石洁. 2018

[2]河北行唐地区玉米害虫灰地种蝇的鉴定及其对玉米种子和幼苗的为害. 张海剑,宋健,马红霞,石洁,胡清玉,王振营. 2018

[3]河北省大豆主要病原真菌鉴定及防治药剂筛选. 毕秋艳,党志红,朱伟旗,高占林,韩秀英,赵建江,王文桥,路粉,吴杰. 2021

[4]河北省石家庄市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及其伴随DNAβ的分子鉴定及序列分析. 韩旭良,康忱,田哲娟,王鹏,李亚栋,赵雪芳,闫洪波,刘美霞,吴志明. 2023

[5]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灰地种蝇发生为害研究. 张海剑,刘莉,孙雪莲,郝浩阳,石洁. 2023

[6]‘奥迪亚’葡萄杂交后代胚挽救及无核性状分子鉴定. 程和禾,吴雅琴,吴永杰,李玉生,陈龙,周锡明,赵艳华. 2012

[7]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石家庄分离物的分子鉴定及序列分析. 白晓娟,李亚栋,王国华,尹庆珍,耿保进,董文琦,周春江,吴志明. 2015

[8]对葱黄寡毛跳甲高毒力Bt菌株的鉴定及效果评价. 宋健,曹伟平,张晓,杜立新. 2019

[9]不同丹参种质的rDNA ITS序列分析. 刘灵娣,谢晓亮,温春秀,田伟,刘铭,高雪飞. 2012

[10]贝西滑刃线虫双重PCR检测方法研究. 林宇,王金成,张宇含,董立,顾建锋,李志勇. 2016

[11]通过AFLP技术对生防芽孢杆菌进行分子鉴定. 郭庆港,PaulHarvey. 2009

[12]黄河流域棉花黄萎菌致病力分化的研究. 王彦,郭庆港,鹿秀云,李宝庆,李社增,马平. 2009

[13]甘薯野生种质资源在甘薯杂交育种中的利用. 张松树,刘兰服. 2005

[14]甘薯中β-胡萝卜素提取工艺优化. 田晴,牟德华,马志民. 2019

[15]甘薯细菌性软腐病病原鉴定. 高波,王容燕,马娟,李秀花. 2016

[16]甘薯象耳豆根结线虫的初报. Gao Bo,高波,Ma Juan,马娟. 2018

[17]制取淀粉用甘薯的最佳收获期及磨浆分离机的研究. 郝英奇,齐新,王淑芳,温长文,李守文. 2000

[18]草铵膦等对甘薯田行间杂草的防治作用. 耿亚玲,浑之英,袁立兵,王华,杜鹏程. 2017

[19]甘薯对二斑叶螨繁殖的适应性评价. 方美娟,何晓庆,刘冬,马雪可,王玉波. 2018

[20]钾肥对甘薯根腐病的防治效果研究. 马志民,胡亚亚,高志远,焦伟静,张丽,杨烁,刘南迁,张松树,刘兰服.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