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草莓二斑叶螨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效果比较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周晓肖 1 ; 杨肖芳 1 ; 李伟龙 1 ;

作者机构: 1.临海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草莓;二斑叶螨;智利小植绥螨;20;异噁唑虫酰胺悬浮剂;30;乙唑螨腈悬浮剂

期刊名称: 浙江农业科学

ISSN: 0528-9017

年卷期: 2023 年 64 卷 012 期

页码: 2926-2929

摘要: 为明确智利小植绥螨、20%异噁唑虫酰胺悬浮剂、30%乙唑螨腈悬浮剂对设施栽培草莓上二斑叶螨的控制作用,本研究开展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智利小植绥螨按益害比 1 ∶ 17 释放,能够有效控制草莓二斑叶螨,速效性低、持效期长,释放后 14 d防治效果明显上升,后期智利小植绥螨与二斑叶螨种群数量达到动态平衡.20%异噁唑虫酰胺悬浮剂对草莓二斑叶螨防治效果佳,速效性与持效性均较优,2 000、3 000、5 000 倍处理的防治效果差异不显著,药后 28 d的防治效果均在 99%以上,建议田间防治时用 5 000 倍即可.30%乙唑螨腈悬浮剂对草莓二斑叶螨防治效果低,二斑叶螨已对其产生抗性.20%异噁唑虫酰胺悬浮剂与30%乙唑螨腈悬浮剂对智利小植绥螨均不安全,与该捕食螨应分开使用.

  • 相关文献

[1]胡瓜钝绥螨对大棚草莓二斑叶螨的防效初探. 徐吉洋,周延安,李冬雪,柳新菊,赵学平,吴声敢. 2018

[2]“红颊”草莓茎尖快繁技术研究. 罗君琴,李丽,林俊,聂振朋,柯甫志,徐建国. 2008

[3]基质不同处理方式对草莓生长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徐云焕,张豫超,杨肖芳,苗立祥,蒋桂华. 2016

[4]草莓良好农业规范(GAP)生产关键控制点. 董秀金,王小骊,童英富,孔樟良. 2008

[5]草莓温室施用百菌清对施药及采收人员的暴露水平与风险评估. 安雪花,吴长兴,吉小风,吴声敢,陈丽萍,苍涛,蔡磊明,赵学平. 2014

[6]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草莓天竺葵素-3-O-葡萄糖苷的含量. 荣宁宁,苗立祥,杨肖芳,张豫超,程建徽,陈俊伟,蒋桂华. 2014

[7]草莓FabHLH3基因克隆表达分析与过量和干涉表达载体的构建. 张青,苗立祥,张豫超,杨肖芳,蒋桂华. 2017

[8]百菌清、腈菌唑和吡唑醚菌酯在草莓中的残留及其风险评估. 张志恒,李红叶,吴珉,袁玉伟,胡秀卿,郑蔚然. 2009

[9]植物激活蛋白对大棚草莓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陈官菊,厉晓腊,金轶伟,刘又高,柴一秋,王根锷. 2015

[10]13个草莓品种果实品质和抗氧化性能比较. 王淑珍,周历萍,余红. 2017

[11]5种药剂防治草莓白粉病试验. 陈官菊,金轶伟,厉晓腊,柴一秋,刘又高,党向利. 2011

[12]氟啶胺对草莓灰霉病防效及安全性评价. 杨肖芳,李伟龙,周晓肖,江景勇,邱莉萍,蒋桂华. 2018

[13]草莓炭疽病的发生危害和药剂防治. 陈官菊,厉晓腊,金轶伟,柴一秋,刘又高,党向利. 2010

[14]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测定草莓中2,4-表芸苔素内酯残留量. 虞冰,刘莉,汪志威,齐沛沛,王新全,徐霞红,王祥云. 2017

[15]铁皮石斛栽培废料和菇渣配制基质对草莓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马义胜,洪春来,王卫平,姚燕来,朱凤香,陈晓旸,薛智勇. 2018

[16]振动胁迫下PVA基微孔减振包装对草莓品质的影响. 张壹钦,郜海燕,韩延超,吴晓蒙,陈晶晶,李绍振,刘晨星,穆宏磊. 2019

[17]草莓对I~–、IO_3~–的吸收特征及对其品质的影响. 刘会萍,洪春来,李睿,宋明义,刘嘉伟,戴之希,周骏,翁焕新. 2017

[18]不同杀菌剂对草莓灰霉病的防治效果. 吴声敢,柴伟纲,柳新菊,安雪花,蒋金花,吕露,李岗,王菲迪,赵学平. 2019

[19]氟酰羟·苯甲唑等杀菌剂对草莓白粉病的防治效果比较. 周晓肖,杨肖芳,李伟龙. 2021

[20]我国草莓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新进展. 吴声敢,王京文,柳新菊,安雪花,蒋金花,吕露,李岗,王菲迪,赵学平.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