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晨燕 1 ; 邵国青 1 ; 侯博 1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福建省畜禽疫病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关键词: 滑液囊支原体;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共感染;致病性
期刊名称: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ISSN: 1008-0589
年卷期: 2024 年 002 期
页码: 113-12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比较滑液囊支原体(MS)和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共感染对SPF鸡的致病性,本研究将144只28日龄SPF鸡随机均分为阴性对照组、MS感染组、IBV-M41感染组、IBV-M41+MS共感染组、IBV-QX感染组、IBV-QX+MS共感染组共6组,采用50μL/只剂量按相应分组点眼感染MS (106CCU50)、IBV(105EID50),阴性对照组以50μL/只点眼KM2培养基(左眼)和PBS (右眼)。感染后每天观察临床症状,在感染后7 d、14 d、21 d和28 d每组随机剖检6只鸡,观察气囊炎和气囊损伤评分,并采集气管进行病原再分离,其中MS经支原体液体培养基培养后进行PCR鉴定,IBV接种SPF鸡胚后进行RT-PCR鉴定。此外,各组鸡气管均经10%甲醛固定后进行粘膜厚度检测以及病理损伤评分。结果显示:除阴性对照组和MS感染组,其他组鸡在感染后4 d均出现一过性呼吸道症状。剖检结果显示MS感染组鸡在感染后21 d出现气囊炎,28 d仍可见气囊炎;而IBV-M41感染组和IBV-QX感染组鸡在感染后7 d或14 d出现气囊炎,且气囊炎的发生率均未超过50%。感染后14 d IBV-QX+MS共感染组鸡气囊炎发生率达100%(6/6),直至21 d并且大部分鸡气囊炎可持续至感染后28 d (5/6),而IBV-M41+MS共感染组鸡气囊炎仅可持续至感染后21 d,且气囊炎的发生率最高在感染后14 d (5/6)。IBV-QX+MS共感染组鸡平均气囊损伤评分在感染后14 d、21d和28 d均极显著高于单一感染组(P<0.001),而IBV-M41+MS共感染组鸡仅在感染后14 d极显著高于单一感染组(P<0.001)。病原再分离结果显示,各感染组鸡均在气管中再分离到MS(感染后28 d内)或IBV(感染后7 d内)。病理损伤检测结果显示,共感染组鸡较各单一感染组鸡气管粘膜增厚持续时间更长以及病理损伤更为严重。IBV-M41+MS共感染组鸡在感染后14 d平均气管粘膜厚度显著低于IBV-QX+MS共感染组(P<0.05),而在感染后21 d极显著低于IBV-QX+MS共感染组(P<0.001),其余各组鸡在感染后14 d和21 d均极显著低于IBV-QX+MS共感染组鸡(P<0.001)。IBV M41+MS共感染组鸡最早14 d出现气管病变,而IBV QX+MS共感染组鸡在共感染后7 d就可见气管病理损伤,且共感染组鸡的平均气管损伤评分均极显著高于单一MS或IBV感染组(P<0.01或P<0.001)。上述结果证实MS和IBV共感染较单一感染对28日龄SPF鸡的致病性更强,IBV M41或QX株与MS共感染对SPF鸡的致病性存在差异,本研究为临床IB和MS的防控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 相关文献
[1]福建省2018年~2020年非免疫鸡群滑液囊支原体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 王晨燕,罗忠宝,黄宝钦,江斌,张世忠,邵国青,侯博. 2022
[2]福建地区滑液囊支原体的分离、鉴定及对7日龄SPF鸡致病性. 王晨燕,侯博. 2023
[3]博落回提取物和抗生素联合用药对蛋种鸡自然感染滑液囊支原体的治疗效果分析. 王晨燕,周峰,邵国青,侯博. 2023
[4]滑液囊支原体不同感染途径的致病力比较. 侯博,王晨燕,邵国青. 2021
[5]一例鸡细小病毒、鸡传染性贫血病毒及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共感染病例的检测. 张龙,林裕胜,江锦秀,张靖鹏,黄潇航,胡奇林. 2021
[6]半番鸭共感染鸭圆环病毒和新型番鸭细小病毒的诊断. 张瑞,刘荣昌,黄瑜. 2020
[7]MDRV和H9AIV共感染对B淋巴细胞增殖功能的影响. 蔡羲,林锋强,王劭,陈仕龙,程晓霞,朱小丽,李兆龙,陈少莺. 2011
[8]番鸭呼肠孤病毒和H9亚型禽流感病毒共感染对番鸭脾脏免疫抑制作用. 林锋强,陈少莺,蔡羲,程晓霞,陈仕龙. 2012
[9]一例蛋鸡H9亚型禽流感与大肠杆菌病共感染的诊治. 张和阳,王梦鸽,伍志文,黄瑜,傅光华. 2022
[10]MDRV和H9 AIV共感染对番鸭免疫反应的抑制作用. 林锋强,朱小丽,陈少莺,王劭,程晓霞,陈仕龙,蔡羲,高春亮,李兆龙. 2011
[11]鸭1型圆环病毒与鸭3型腺病毒共感染的诊断. 颜一鸣,王梦鸽,张和阳,黄瑜,傅光华. 2022
[12]一例鸭甲肝病毒3型与新型番鸭细小病毒共感染的诊断. 林永强,傅光华. 2024
[13]番鸭呼肠孤病毒和H9亚型禽流感病毒共感染对番鸭胸腺免疫抑制作用. 林锋强,高春亮,陈少莺,朱小丽,程晓霞,王劭,陈仕龙,蔡羲,李兆龙,马春全,赵佳荣,Fengqiang Lin,Chunliang Gao,Shaoying Chen,Xiaoli Zhu,Xiaoxia Cheng,Shao Wang,Shilong Chen,Xi Cai,Zhaolong Li,Chunquan Ma,Jiarong Zhao. 2011
[14]一例鸭1型圆环病毒与大肠杆菌共感染的诊断. 郑小兰,程龙飞,江南松,黄瑜,傅光华,陈红梅. 2023
[15]5株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M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施少华,陈珍,邴国霞,刘祥,刘金华,黄瑜. 2008
[16]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程晓霞,王劭,朱小丽,陈仕龙,林锋强,陈少莺. 2009
[17]2株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株的分离鉴定及其S1基因遗传进化分析. 林裕胜,刘维巍,张龙,江锦秀,张靖鹏,刘庆华,胡奇林. 2022
[18]青枯雷尔氏菌致病性分化及其青枯病植物疫苗的构建与应用. 刘波,车建美,郑雪芳,朱育菁,林营志,唐唯其. 2011
[19]新型鸭呼肠孤病毒分离株的致病性研究. 陈仕龙,陈少莺,程晓霞,林锋强,江斌,王劭. 2009
[20]福建地区副猪嗜血杆菌的主要生物学特性. 车勇良,王隆柏,陈如敬,江斌,吴学敏,刘玉涛,庄向生,周伦江.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福建省2018-2019年非免疫鸡群鸡毒支原体血清学调查
作者:周峰;王晨燕;郭锦玥;侯博
关键词:鸡毒支原体;血清学;流行病学调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福建地区滑液囊支原体的分离、鉴定及对7日龄SPF鸡致病性
作者:王晨燕;侯博
关键词:滑液囊支原体;分离鉴定;致病力;水平传播
-
博落回提取物和抗生素联合用药对蛋种鸡自然感染滑液囊支原体的治疗效果分析
作者:王晨燕;周峰;邵国青;侯博
关键词:滑液囊支原体;抗生素;博落回;药物治疗
-
毒素-抗毒素系统在细菌生物被膜形成中的作用及调控机制
作者:侯博;王晨燕;周伦江
关键词:生物被膜;毒素-抗毒素系统;细菌
-
福建省2018年~2020年非免疫鸡群滑液囊支原体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王晨燕;罗忠宝;黄宝钦;江斌;张世忠;邵国青;侯博
关键词:滑液囊支原体;血清学;病原检测;感染规律;进化
-
亚抑菌浓度博落回生物碱对ExPEC主要外膜蛋白和Ⅱ型T-A系统表达的影响
作者:侯博;王晨燕;栗绍文;周伦江;车勇良;陈秋勇
关键词: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博落回生物碱;亚抑菌浓度;外膜蛋白;毒素-抗毒素系统
-
新发变异伪狂犬病毒FJ2012株灭活疫苗制备和免疫效力评价
作者:侯博;王晨燕;陈秋勇;吴学敏;刘玉涛;王隆柏;周伦江
关键词:伪狂犬病毒;gE/gI基因缺失;免疫效力;灭活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