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陈雪芬 1 ; 金建中 2 ; 孙椒德 2 ; 吴光远 2 ;
作者机构: 1.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2.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关键词: 韦伯虫座孢菌;虫生真菌;黑刺粉虱
期刊名称: 全国生物防治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
ISSN:
年卷期: 1995 年
页码: 1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从黑刺粉虱虫体上分离出一种真菌,经鉴定为韦伯虫座孢(AegeritawebberiFawcett),属半知菌亚门、丛梗孢目、虫座孢属。1992~1995年对该菌的生物学特性、制剂加工和田间应用进行了系统研究,现将研究内容简报如下:
- 相关文献
[1]韦伯虫座孢菌防治黑刺粉虱的研究. 陈雪芬,吴光远,孙椒德,金建忠. 1996
[2]玫烟色棒束孢FZ-01鉴定及对烟粉虱的防治潜力评估. 郑宇,丁雪玲,姚凤銮,卢学松,卓辉,何玉仙. 2019
[3]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的玫烟色棒束孢可视化检测. 刘晓菲,陈睿元,郑宇. 2020
[4]虫生真菌抗逆的生化分子基础及利用. 王定锋,曾明森,王庆森,吴光远. 2010
[5]不同药剂对天竺桂黑刺粉虱与佛州龟蜡蚧的室内毒力评价. 胡进锋,刘向国,王长方,陈峰,王俊. 2018
[6]不同药剂对天竺桂黑刺粉虱与佛州龟蜡蚧的药效研究. 胡进锋,付影,王长方,陈峰,王俊,刘向国. 2018
[7]黑刺粉虱对茶树品种的选择性. 王庆森,陈常颂,吴光远,曾明森,陈荣冰,余素红,黄建. 2006
[8]黑刺粉虱的发生预测与防治指标. 孙椒德,林阿祥,王庆森. 1997
[9]茶树品种新梢主要生化成分与黑刺粉虱选择性的关系. 陈常颂,王庆森,黄建,张应根,王秀萍,陈荣冰,吴光远,曾明森. 2007
[10]茶树新梢叶片叶绿素含量与黑刺粉虱选择性的关系. 王庆森,黄建,陈常颂,王秀萍,曾明森,高香凤,吴光远. 2012
[11]茶树黑刺粉虱(ALEUROCANTHUS SPINIFERUS)的研究进展. 王庆森,吴光远,曾明森,陈常颂,黄建. 2005
[12]茶树种质叶片组织结构与其对黑刺粉虱抗虫性的关系. 王庆森,黄建,陈常颂,吴光远,曾明森,黄春梅,陈荣冰. 2009
[13]生态诱虫板对茶假眼小绿叶蝉和黑刺粉虱的控制效果. 刘丰静,曾明森,王庆森,吴光远. 2010
[14]茶树品种叶片组织结构与黑刺粉虱选择性的关系. 王庆森,福建农林大学植保学院,陈常颂,黄建,黄春梅,吴光远,曾明森,陈荣冰.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胡瓜钝绥螨对茶园两种害螨的防治效果
作者:李慧玲;张辉;陈辉煌;李良德;刘丰静;王定锋;曾明森;吴光远;王庆森
关键词:茶园;胡瓜钝绥螨;茶橙瘿螨;茶跗线螨;生物防治
-
茶小绿叶蝉种名变更及其种群发生与生物生态环境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金玉;王庆森;李良德;王定锋;曾明森;吴光远
关键词:茶树;茶小绿叶蝉;害虫综合防控;种群发生特点
-
茶园杂草艾蒿挥发物对茶小绿叶蝉行为的影响
作者:张辉;李慧玲;王定锋;吴光远;王庆森
关键词:艾蒿;挥发物;茶小绿叶蝉;驱避作用
-
我国茶小绿叶蝉绿色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李金玉;刘丰静;黄火水;张辉;李慧玲;吴光远;王庆森
关键词:茶树;茶小绿叶蝉;绿色防控技术;生态茶园
-
基于转录组数据高通量发掘灰茶尺蠖微卫星标记
作者:王定锋;李良德;李慧玲;李金玉;吴光远
关键词:灰茶尺蠖;SSR;转录组;重复基元
-
一株对茶丽纹象甲高毒力白僵菌菌株的筛选、鉴定与培养研究
作者:王定锋;李良德;李慧玲;张辉;吴光远
关键词:茶丽纹象甲;布氏白僵菌;毒力;鉴定;培养条件
-
盐胁迫对昆虫病原真菌环链棒束孢生长及基因表达的影响(英文)
作者:李良德;舒本水;李金玉;王定锋;吴光远
关键词:环链棒束孢;盐胁迫;转录组;差异表达基因;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