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韦伯虫座孢菌的研究与利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陈雪芬 1 ; 金建中 2 ; 孙椒德 2 ; 吴光远 2 ;

作者机构: 1.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2.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关键词: 韦伯虫座孢菌;虫生真菌;黑刺粉虱

期刊名称: 全国生物防治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

ISSN:

年卷期: 1995 年

页码: 1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从黑刺粉虱虫体上分离出一种真菌,经鉴定为韦伯虫座孢(AegeritawebberiFawcett),属半知菌亚门、丛梗孢目、虫座孢属。1992~1995年对该菌的生物学特性、制剂加工和田间应用进行了系统研究,现将研究内容简报如下:

  • 相关文献

[1]韦伯虫座孢菌防治黑刺粉虱的研究. 陈雪芬,吴光远,孙椒德,金建忠. 1996

[2]玫烟色棒束孢FZ-01鉴定及对烟粉虱的防治潜力评估. 郑宇,丁雪玲,姚凤銮,卢学松,卓辉,何玉仙. 2019

[3]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的玫烟色棒束孢可视化检测. 刘晓菲,陈睿元,郑宇. 2020

[4]虫生真菌抗逆的生化分子基础及利用. 王定锋,曾明森,王庆森,吴光远. 2010

[5]不同药剂对天竺桂黑刺粉虱与佛州龟蜡蚧的室内毒力评价. 胡进锋,刘向国,王长方,陈峰,王俊. 2018

[6]不同药剂对天竺桂黑刺粉虱与佛州龟蜡蚧的药效研究. 胡进锋,付影,王长方,陈峰,王俊,刘向国. 2018

[7]黑刺粉虱对茶树品种的选择性. 王庆森,陈常颂,吴光远,曾明森,陈荣冰,余素红,黄建. 2006

[8]黑刺粉虱的发生预测与防治指标. 孙椒德,林阿祥,王庆森. 1997

[9]茶树品种新梢主要生化成分与黑刺粉虱选择性的关系. 陈常颂,王庆森,黄建,张应根,王秀萍,陈荣冰,吴光远,曾明森. 2007

[10]茶树新梢叶片叶绿素含量与黑刺粉虱选择性的关系. 王庆森,黄建,陈常颂,王秀萍,曾明森,高香凤,吴光远. 2012

[11]茶树黑刺粉虱(ALEUROCANTHUS SPINIFERUS)的研究进展. 王庆森,吴光远,曾明森,陈常颂,黄建. 2005

[12]茶树种质叶片组织结构与其对黑刺粉虱抗虫性的关系. 王庆森,黄建,陈常颂,吴光远,曾明森,黄春梅,陈荣冰. 2009

[13]生态诱虫板对茶假眼小绿叶蝉和黑刺粉虱的控制效果. 刘丰静,曾明森,王庆森,吴光远. 2010

[14]茶树品种叶片组织结构与黑刺粉虱选择性的关系. 王庆森,福建农林大学植保学院,陈常颂,黄建,黄春梅,吴光远,曾明森,陈荣冰.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