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旱地玉米覆盖栽培的土壤水热及产量效应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杨封科 1 ; 高世铭 2 ; 张绪成 3 ; 马一凡 4 ;

作者机构: 1.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2.农业部西北作物抗旱栽培与耕作重点开放实验室

3.甘肃省科学院

4.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

关键词: 覆盖栽培;水热;产量;效应;旱地;玉米

期刊名称: 核农学报

ISSN: 1000-8551

年卷期: 2014 年 28 卷 02 期

页码: 302-30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以春玉米沈单16号品种为试验材料,全膜双垄沟播(FMRFC)、沙膜二元覆盖沟种(FSMC)、全沙覆盖平作(SMC)和露地平作(CK)为处理,研究旱地玉米覆盖栽培的土壤水热及产量效应。结果表明:各覆盖处理玉米苗期-抽雄期0~25cm土层的平均地温均有所提高,对0~100cm土层的土壤水分的消耗增大,且都以FMRFC居首,比CK增温3.1~3.3℃、多耗水9.8%。收获后,各覆盖处理0~20cm土层的土壤水分得到了恢复,但20~100cm土层的水分没有恢复到播前状态。覆盖处理显著改善了穗粒数、穗粒重和百粒重等经济性状,增加了玉米产量,提高了作物水分利用效率(WUE),优先次序为FMRFC>FSMC>SMC>CK。FMRFC是半干旱区玉米种植优先选择的覆盖方式,但对0~100cm土层土壤水分消耗较多,对年际水分平衡不利,需深化匹配水分高效调控技术的研究。

  • 相关文献

[1]覆盖栽培方式对旱地冬小麦越冬期间土壤温度的影响. 芦俊俊,刘炜,杨君林,姚鹏伟,王峥,高亚军. 2013

[2]旱地春玉米喷施生长调节剂和微肥效应研究初报. 高育锋. 2005

[3]旱地地膜玉米集雨补灌效应研究. 张绪成,夏芳琴,杨封科. 2003

[4]不同覆盖栽培对旱作冬小麦土壤水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王磊,樊廷录,闫妍,徐静,赵刚,党翼,张建军,李兴茂,李尚中. 2023

[5]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平衡施肥技术研究. 张国平,郭天文,吕军峰. 2011

[6]旱地玉米秋覆膜春播增产机理研究. 王勇. 2001

[7]旱地冬小麦扬花至灌浆期冠层温度与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关系. 徐银萍,宋尚有,樊廷录. 2013

[8]旱地全膜覆土穴播春小麦的耗水特征及其对产量的影响. 侯慧芝,高世铭,张绪成,王德贵. 2017

[9]旱地不同施肥对冬油菜产量及土壤水分状况的影响. 罗照霞,杨志奇,俄胜哲,袁金华,车宗贤,郭永杰. 2017

[10]不同覆膜集雨种植方式对旱地玉米叶绿素荧光特性、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李尚中,樊廷录,王勇,赵刚,王磊,唐小明,党翼,赵晖. 2014

[11]陇中旱地地膜谷子施肥量及密度对产量的影响. 张绪成,汤瑛芳. 2001

[12]西北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全膜覆土穴播对土壤水热环境和小麦产量的影响. 侯慧芝,吕军峰,郭天文,张国平,张平良,张绪成. 2014

[13]旱地马铃薯不同覆盖种植方式的土壤水热效应及其对产量的影响. 汤瑛芳,高世铭,王亚红,张绪成. 2013

[14]覆盖模式对不同类型旱地冬小麦土壤水温特征、籽粒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张礼军,鲁清林,汪恒兴,张文涛,周刚,白玉龙,张耀辉. 2019

[15]不同覆盖时期和方式对旱地马铃薯土壤水热条件和产量的影响. 夏芳琴,姜小凤,董博,郭天文. 2014

[16]陇中旱地马铃薯膜侧种植技术研究. 张绪成,何宝林. 2001

[17]不同膜色对旱地土壤水热效应及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张国平,程万莉,吕军峰,候慧芝,郭天文,王磊. 2016

[18]种植密度对旱地胡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叶春雷,石有太,罗俊杰,谢志军,王方. 2014

[19]7种黑色全生物降解地膜性能测试及对旱地马铃薯的影响. 马明生,郭贤仕,柳燕兰,王磊. 2019

[20]施肥和覆盖模式对旱地冬小麦花后干物质转移、糖代谢及其籽粒产量的影响. 张礼军,鲁清林,白玉龙,周刚,汪恒兴,周洁.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