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品种杏果实发育进程中多酚与类黄酮物质含量的变化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俊环 1 ; 杨丽 1 ; 孙浩元 1 ; 王玉柱 1 ;

作者机构: 1.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

关键词: 杏;果实发育时期;多酚;类黄酮;花色苷

期刊名称: 北方园艺

ISSN: 1001-0009

年卷期: 2012 年 24 期

页码: 1-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以成熟期和果实呈色不同的2个杏品种"青密沙"杏和"骆驼黄"杏为试材,采用常规方法对果实与果皮中的总酚、总类黄酮与花色苷含量分别进行了测定,以期揭示杏果实发育进程中多酚与类黄酮类物质的累积规律。结果表明:杏果皮和果肉中的总酚和总类黄酮含量均是在果实发育前期即果实第1迅速生长期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而果实发育进入硬核期以后,这2种次生代谢物质的含量即开始逐渐降低,至商熟期又有所升高。花色苷含量则是随着果实的发育成熟而逐渐增加。"骆驼黄"杏果肉和果皮中的总酚与总类黄酮均明显高于相应的"青密沙"杏。在果实发育的任何阶段,无论是总酚、总类黄酮还是花色苷,2个杏品种果皮中的含量均明显高于果肉。由此可见,杏果实中的多酚与类黄酮类物质含量与品种、发育时期和组织部位有明显的相关性。

  • 相关文献

[1]马蔺花器官表型特征及色素分析. 李楠,田小霞,毛培春,郑明利,孟林,云岚. 2024

[2]‘改良白凤’桃果实发育过程中糖分及代谢酶活性的变化. 姜凤超,王玉柱,孙浩元,杨丽,张俊环. 2016

[3]紫外线诱导葡萄叶片类黄酮和白藜芦醇合成作用的研究. 王伟,王慧玲,张国军,闫爱玲,黄卫东,徐海英. 2009

[4]紫山药花色苷的离子阱串联飞行质谱分析. 高华杰,董静,何洪巨. 2009

[5]植物花青素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研究及应用. 石少川,高亦珂,张秀海,孙佳琦,赵伶俐,王叶. 2011

[6]菘蓝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全基因家族的鉴定及表达分析. 张苛苛,谭宇萍,徐欢欢,孙术富,肖建才,徐朝阳,王晨晨,朱哈修,杨健,李大勇,唐金富. 2024

[7]基于靶向代谢组学的山楂黄色和红色果皮呈色物质差异分析. 郭荣琨,董宁光,农惠兰,王菡,滕维超,孟佳欣. 2024

[8]植物类黄酮生物合成的分子调控. 郭欣慰,黄丛林,吴忠义,张秀海,罗昌,程曦. 2011

[9]烹调方法对3种叶菜中类黄酮和类胡萝卜素的影响. 何湘漪,何洪巨,范志红,王蓉,王璐. 2016

[10]查耳酮异构酶在葡萄果实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及亚细胞定位研究. 王慧玲,王伟,闫爱玲,孙磊,张国军,王晓玥,徐海英. 2017

[11]国内外杏研究最新进展. 王玉柱,孙浩元,杨丽. 2002

[12]杏果实在贮藏期释放乙烯和呼吸强度的变化. 王玉柱,王贵禧,杨丽,宗亦尘,石宏,梁丽松. 2000

[13]种质资源鉴定方法及其在杏属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王玉柱,孙浩元,杨丽. 2004

[14]笃斯越桔花色苷抗禽白血病病毒A亚群活性的试验研究. 张莉,雷用东,盖丽丽,赵晓燕,童军茂,王丹,马越,张超. 2013

[15]花青素类添加剂的应用前景分析. 杨秀娟,赵晓燕,马越. 2007

[16]花青素类添加剂的应用前景分析. 杨秀娟,赵晓燕,马越. 2006

[17]切分方式对鲜切紫甘蓝营养品质和挥发性 风味物质的影响. 王丹,鲁榕榕,马越,朱莉,王宇滨,赵晓燕. 2020

[18]紫甘薯花色苷制备及其抗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活性的研究. 雷用东,陈姗姗,赵晓燕,张莉,马越,童军茂. 2012

[19]蔬菜中的花色苷及其保健功能. 吕锋,何洪巨,冯启利. 2007

[20]蛋白质与笃斯越桔花色苷结合提高其稳定性研究. 王丹,于情情,马越,王宇滨,张敏,赵煜炜,赵晓燕.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