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大豆低植酸突变体籽粒的抗氧化性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袁凤杰 1 ; 竹龙鸣 1 ; 郁晓敏 1 ; 傅旭军 1 ; 杨清华 1 ; 金杭霞 1 ; 吕晓男 2 ;

作者机构: 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

2.农业农村部农产品信息溯源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大豆;籽粒;植酸;抗氧化

期刊名称: 核农学报

ISSN: 1000-8551

年卷期: 2020 年 012 期

页码: 2629-263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植酸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对作物籽粒的耐储性和活力均具有重要作用,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为揭示大豆低植酸突变体和野生型亲本中抗氧化代谢产物的差异,本研究以低植酸突变体Gm-lpa-ZC-2、Gm-lpa-TW-1、Gm-lpa-TW-1-M,以及野生型亲本浙春3号、台湾75为材料,分析大豆籽粒发育过程中植酸含量对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籽粒发育过程中的总抗氧化能力受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力的影响较大,而非酶类氧化剂谷胱甘肽对总抗氧化能力影响较小.随着籽粒的成熟,脂质氧化物、丙二醛与蛋白羰基化产物的含量逐渐增加.低植酸突变体Gm-lpa-ZC-2、Gm-lpa-TW-1-M和亲本浙春3号、台湾75的总抗氧化能力较强,且籽粒活力也较高;而低植酸突变体Gm-lpa-TW-1的总抗氧化能力最弱,且籽粒活力也最弱,说明大豆籽粒抗氧化水平与籽粒活力呈正相关,但与植酸含量无相关关系.由此推测植酸并非影响大豆籽粒抗氧化能力和活力的直接因素.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索低植酸作物的籽粒活力下降机制,培育高籽粒活力低植酸大豆品种提供了参考.

  • 相关文献

[1]不同栽培方式和施氮量对稻米营养品质及植酸积累的影响. 赵宁春,张小明,叶胜海,程方民. 2009

[2]玉米高无机磷突变体的选育和特性研究. 徐秀红,吕桂华,郭国锦,陈坚剑. 2018

[3]水稻籽粒植酸含量的环境变异及其与矿质元素间关系. 黄福灯,刘鑫,李春寿,程方民. 2009

[4]不同籼稻杂交组合籽粒植酸含量的配合力分析. 黄福灯,刘鑫,李春寿,程方民. 2010

[5]大麦籽粒原花色素的定位分析. 杨煜峰,曹欣,钱强华. 1993

[6]"贝母/玉米/大豆"旱地多熟栽培技术及效益简析. 赵军华,曹开金,楼肖成,吕学高,朱正梅. 2015

[7]包装对巴旦杏仁油脂氧化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周拥军,郜海燕,房祥军,陈杭君,何松. 2012

[8]桑叶黄酮的提取纯化及对油脂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王芳,励建荣,蒋跃明. 2006

[9]西双版纳野生蜂蜜营养成分含量及抗氧化活性. 王伟,张玉,朱作艺,李雪,王君红,白丽萍,周莉,袁玉伟. 2017

[10]台湾金线莲与浙江金线莲多糖含量及抗氧化活性比较研究. 唐楠楠,陶佳青,陈常理,金关荣,李珊,程舟. 2016

[11]外源硅对锈菌诱导下豇豆叶片不同细胞器中抗氧化特征的影响. 戴丹丽,刘永华,吴晓花,汪宝根,朱祝军. 2010

[12]坚果类食品氧化及抗氧化研究进展. 郜海燕,陈杭君,穆宏磊,房祥军,周拥军. 2017

[13]两株野生桑黄液体发酵产物抗氧化活性比较. 吕国英,王霄,宋婷婷,张作法. 2018

[14]丁酸梭菌和乳酸菌对青年鸽免疫指标、血清抗氧化指标及肠道功能的影响. 袁文华,李国勤,韩安法,王淼,李浙烽,赵威,刁新平,卢立志. 2019

[15]益生菌对青年鸽生长、免疫和抗氧化性能及繁殖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袁文华,李国勤,韩安法,王淼,李浙烽,刁新平,卢立志. 2019

[16]施用菇渣对盐胁迫下大麦苗期抗氧化酶活性及离子吸收的影响. 丁能飞,郭彬,林义成,刘琛,李华,李凝玉,傅庆林. 2018

[17]亚麻酸在奶牛生产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王旭东,邵丽霞,李东平,汪海峰,茅慧玲,王翀,华卫东. 2017

[18]不同成熟度杨梅酚酸的超声-微波协同优化提取及其抗氧化性对比. 柳萌,郜海燕,房祥军,吴伟杰,陈杭君,刘瑞玲. 2021

[19]振动胁迫对双孢菇褐变与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陈代良,陈杭君,刘瑞玲,韩延超,吴伟杰,郜海燕. 2021

[20]桑黄多糖的体外抗氧化作用研究. 崔诗遥,曾鹏,郎明紫,解鸿青,陈亚洁,李聪慧,沈张飞,李有贵,时连根.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