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陈华 1 ; 叶菁 2 ; 黄毅斌 2 ; 翁伯琦 2 ; 王义祥 2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红壤山地农业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
2.null
关键词: 设施栽培;菌蔬间作;CO2浓度;碳素转化
期刊名称: 福建农业学报
ISSN: 1008-0384
年卷期: 2019 年 003 期
页码: 293-297
摘要: [目的]探讨菌蔬温室间作下不同食用菌和蔬菜数量配比对其互作效应的影响,为设施菌蔬间作技术研究与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温室控制试验研究了不同灵芝-蔬菜温室间作栽培对蔬菜生长和灵芝碳素转化利用的影响,以及温室内CO2浓度变化差异.[结果]蔬菜单作模式下温室内CO2浓度日变化较为平缓,菌蔬间作模式下灵芝培养料中的碳素以呼吸消耗的形式排放(占总碳量的51.62%~52.46%),导致温室内CO2浓度夜间处于较高值,白天显著下降.灵芝+蔬菜间作模式灵芝产量比灵芝单作和灵芝(减半量)+蔬菜间作方式分别提高了9.8%和23.6%;生菜和叶用甘薯产量也比蔬菜单作和灵芝(减半量)+蔬菜间作方式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合理的菌蔬间作可提高蔬菜和食用菌的产量,达到增产增效和CO2减排的目的,其中以灵芝-蔬菜间作模式效果较好.
- 相关文献
[1]不同林下栽培方式对灵芝生长和培养料碳素转化的影响. 林怡,叶菁,陈华,刘明香,王义祥. 2019
[2]CO_2浓度对福薯88贮藏的影响. 刘文静,余华,任丽花,潘葳,黄薇. 2012
[3]福建省沿海地区秋冬季番茄设施栽培技术. 张前荣,刘建汀,李永平,林珲,李大忠. 2018
[4]不同栽培密度对水培上海青产量的影响. 郑回勇,严雨洁,许静,肖华山. 2017
[5]半开放式龙眼设施大棚环境因子的变化分析——以福建省宁德市2016年初冷空气活跃期为例. 胡文舜,许奇志,蒋际谋,施金全,姜帆,袁韬,郑少泉. 2018
[6]福州地区设施茄科蔬菜灰霉病发生规律调查. 陈仁,陈群航,杜宜新,俞晓利,陈福如. 2013
[7]文心兰新品系“金辉”切花设施栽培技术. 罗远华,林兵,吴建设,黄敏玲. 2015
[8]福建南亚热带区域莲雾设施栽培关键技术. 许家辉,章希娟,许玲,余东,陈志峰,魏秀清,翁阮锦其. 2015
[9]设施栽培杏鲍菇不同菌株抗杂能力及产量比较. 林兴生,林衍铨,揭淑华. 2009
[10]荷兰鸢尾切花设施栽培技术. 林兵,钟淮钦,罗远华,樊荣辉,黄敏玲. 2016
[11]9个龙眼杂交新品种(系)的设施栽培高接换种试验初报. 胡文舜,许奇志,施金全,刘东,姜帆,袁韬,张春荣,郑少泉. 2016
[12]福建设施甜瓜生产栽培技术. 陈晟,吴宇芬,赵依杰,张伟光. 2016
[13]亚洲系百合冬季开花调控技术研究. 黄敏玲,陈诗林,吴建设,林兵,叶秀仙. 2005
[14]番木瓜设施栽培技术. 熊月明.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长期施用炭基有机肥对土壤铜形态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作者:李艳春;叶菁;刘岑薇;林怡;王义祥
关键词:重金属污染;炭基有机肥;磷脂脂肪酸;土壤呼吸
-
牧草的重金属胁迫效应及修复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吴雅芬;周柳婷;王义祥;罗涛;黄小云;黄秀声
关键词:牧草;重金属污染;修复机制;影响因素;强化措施
-
果园红壤供氮水平季节性变化及对长期套种绿肥的响应研究
作者:钟珍梅;李春燕;邢世和;翁伯琦
关键词:豆科绿肥套种;可溶性氮;季节性变化;氮水解酶;定位试验
-
提升南方沿海四省(区)粮食产能的现状与对策
作者:王义祥;王小龙;林怡;刘岑薇;叶菁;翁伯琦
关键词:粮食安全;产能提升;战略对策;南方
-
杏鲍菇菌渣代料栽培对姬松茸不同潮次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作者:陈华;林怡;叶菁;刘朋虎;翁伯琦;王义祥
关键词:杏鲍菇菌渣;姬松茸;产量;品质
-
山区山垅田满江红周年养殖技术
作者:陈钟佃;冯德庆;黄小云;黄秀声;翁伯琦
关键词:满江红;周年养殖;山垅田
-
创新社会化服务机制 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
作者:林怡;翁伯琦
关键词:中央一号文件;土地流转;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振兴;社会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农民增收致富;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