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豌豆根系中分泌物质的分离鉴定及其化感效应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允 1 ; 马绍英 2 ; 卢旭 2 ; 柴强 2 ; 张绪成 2 ; 李胜 3 ;

作者机构: 1.甘肃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甘肃省干旱生境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

2.;甘肃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甘肃省干旱生境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

3.;甘肃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甘肃省干旱生境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

关键词: GC-MS;组培苗;豌豆;根系分泌物;化感效应

期刊名称: 植物生理学报

ISSN: 2095-1108

年卷期: 2018 年 03 期

页码: 500-50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本文实验采用GC-MS分析法对豌豆组培苗、土培苗重茬两代的根系分泌物进行鉴定。实验结果表明,能被二氯甲烷提取的豌豆根系分泌物有醇类、脂类、醛类、苯类、烃类等。用不同浓度的豌豆化感物质2,4-二叔丁基苯酚(2,4-DB)和2,6-二叔丁基对甲酚(2,6-DM)处理豌豆、绿豆、小麦和玉米4种作物种子,进行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效应研究。结果表明,0~2 mmol·L~(-1) 2,4-DB和2,6-DM处理对豌豆和绿豆种子萌发呈促进作用,而3~5 mmol·L~(-1) 2,4-DB和2,6-DM处理则呈抑制的作用。随浓度的增大,2种化感物质对小麦和玉米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对于豆科作物豌豆和绿豆,2,4-DB对绿豆萌发时根系的抑制作用较强;而对于禾本科作物玉米和小麦,则2,4-DB对小麦萌发时根系的抑制作用最强。

  • 相关文献

[1]豌豆不同器官浸提液中化感物质鉴定及差异性分析. 郑立龙. 2023

[2]肉桂酸对豆科和禾本科作物的化感效应. 刘元卫,李胜,马绍英,柴强,张绪成. 2017

[3]几种酚酸类物质对山桃种子萌发后根系的化感效应. 王鸿,张雪冰,张帆. 2017

[4]间作小麦、蚕豆的产量和竞争力对供水量和化感物质的响应. 郑立龙,柴强. 2011

[5]不同种植模式土壤水浸提液对胡麻的化感效应. 陈军,罗影,王立光,李进京,叶春雷,罗俊杰. 2017

[6]地肤水浸提液对胡麻化感效应的研究. 赵利,牛俊义,李长江,马朋丽,党占海. 2010

[7]马铃薯根系分泌物组分对不同种植模式的响应. 谭雪莲,郭天文,马明生,张平良. 2018

[8]地肤根系分泌物对胡麻的化感作用. 赵利,牛俊义,胡冠芳,党占海. 2012

[9]蒙古黄芪根系分泌物的化感自毒效应研究. 赵旭,王文丽,李娟. 2019

[10]半夏组培苗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赵玮,吴二牛. 2007

[11]甘肃高寒阴湿区豌豆根腐镰刀菌种群及致病性研究. 刘小娟,侯思雯,杨晓明,李敏权. 2012

[12]豌豆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和优化. 曾亮,李敏权,杨晓明,赵丽娟,杨发荣. 2012

[13]豌豆属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曾亮,李敏权,杨晓明. 2012

[14]豌豆种质资源白粉病抗性鉴定. 曾亮,李敏权,杨晓明. 2012

[15]5种茎叶除草剂对春播豌豆田间杂草的防效及安全性评价. 张丽娟,王昶,闵庚梅,杨晓明. 2018

[16]豌豆根腐病研究进展. 张丽娟,王昶,闵庚梅,杨晓明. 2019

[17]23份豌豆材料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研究. 王翠玲,杨晓明,王旺田,周卫东. 2019

[18]豌豆-根瘤菌共生体对盐分胁迫的生理响应. 徐勃,马绍英,张绪成,李胜,柴强. 2019

[19]豌豆白粉病研究进展. 张丽娟,杨晓明,陆建英,王昶. 2015

[20]豌豆抗豌豆象育种及其综合防治研究进展. 王昶,贺春贵,张丽娟,杨晓明.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