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长期施肥对土壤有机碳和无机碳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曾骏 1 ; 郭天文 2 ; 包兴国 2 ; 王卓 2 ; 孙建好 2 ;

作者机构: 1.甘肃农业大学

2.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农所

关键词: 有机碳;无机碳;施肥

期刊名称: 中国土壤与肥料

ISSN: 1673-6257

年卷期: 2008 年 02 期

页码: 11-1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利用18年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在不同施肥条件下,土壤有机碳和无机碳在0~50 cm土层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施肥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下降,0~7.5 cm土层的土壤有机碳比7.5~15 cm、15~30 cm、30~50 cm分别增加了4.6%、22.0%、63.1%,而无机碳含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与有机碳的变化规律正好相反。不同种类的肥料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也不相同,化肥、有机肥长期配合施用和长期施用有机肥可以在0~30 cm土层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降低土壤中的无机碳含量,而长期单施化肥对土壤的有机碳和无机碳含量无明显差异。

  • 相关文献

[1]咸水灌溉对盐渍化土壤有机碳和无机碳的影响. 郭全恩,南丽丽,李保国,曹诗瑜. 2018

[2]旱地长期覆盖下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及无机碳的变化规律. 李萌,李彦,杨那,马子宗,王红丽,岳善超,翟丙年,王朝辉,李紫燕. 2023

[3]长期施肥与覆膜对半干旱区马铃薯产量及其水分利用效率和有机碳的影响. 张平良,刘晓伟,郭天文,谭雪莲,董博,曾骏. 2023

[4]长期施用有机肥对西北半干旱区小麦田土壤团聚体分布及其有机碳的影响. 张平良,刘晓伟,曾骏,郭天文. 2024

[5]长期施肥与覆膜对半干旱区马铃薯农田土壤团聚体分布及其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张平良,郭天文,刘晓伟,曾骏,董博. 2023

[6]不同年限旱砂田土壤团聚体及其有机碳分布特征. 杜少平,马忠明,薛亮. 2017

[7]长期施用绿肥对灌漠土水稳性团聚体及其有机碳的影响. 贾宇,车宗贤,包兴国,吴科生. 2020

[8]我国人工草地碳储量研究进展. 田福平,时永杰,胡宇,陈子萱,路远,张小甫,李润林. 2012

[9]长期施肥条件下黄土高原黑垆土作物产量与土壤碳氮的关系. 俄胜哲,丁宁平,李利利,袁金华,车宗贤,周海燕,尚来贵. 2018

[10]长期施用有机肥对半干旱区春小麦产量及其水分利用效率和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张平良,郭天文,刘晓伟,曾骏. 2024

[11]耕作对黄土高原和北美大草原三种典型农业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武天云,Jeff J.Schoenau,李凤民,钱佩源,Sukhadev S.Malhi. 2003

[12]长期施肥下黑垆土有机碳变化特征及碳库组分差异. 樊廷录,王淑英,周广业,丁宁平. 2013

[13]不同耕作措施对甘肃引黄灌区耕地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杨思存,王成宝,霍琳,姜万礼,温美娟. 2019

[14]施肥对丘陵旱地冬小麦生长发育和水分利用的影响. 李裕元,郭永杰,邵明安. 2000

[15]新修梯田作物施肥与土壤培肥效果研究. 陈炳东. 2000

[16]施肥对河西绿洲灌区小麦玉米带田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胡新元,马忠明,崔云玲,杨君林. 2010

[17]氮磷钾配施对制种辣椒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刘克禄,陈卫国,田斌,王佐伟,李亚东. 2015

[18]施肥对冬小麦生理特性和籽粒产量的影响. 刘春芳,宋尚有,王勇,樊廷录. 2005

[19]底墒和施肥对旱地冬小麦主要特性的影响. 高育锋,王勇. 2009

[20]施肥与刈割对不同紫花苜蓿品种生产性能的影响. 刘艳楠,刘晓静,张晓磊,齐敏兴,蒯佳林.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