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川滇交界干热河谷地区农业气候资源特征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戴声佩 1 ; 李茂芬 2 ; 罗红霞 2 ; 刘海清 3 ;

作者机构: 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科技信息研究所;农业部农业遥感重点实验室;海南省热带作物信息技术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2.;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科技信息研究所;农业部农业遥感重点实验室;海南省热带作物信息技术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3.;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科技信息研究所;农业部农业遥感重点实验室;海南省热带作物信息技术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干热河谷;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特征;四川;云南

期刊名称: 热带作物学报

ISSN: 1000-2561

年卷期: 2018 年 06 期

页码: 1225-123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利用四川攀枝花和云南华坪、元谋等3个时间序列较长的气象站地面观测资料,运用线性趋势法、气候倾向率法、Mann-Kendall非参数统计检验法等方法分析了川滇交界干热河谷地区光能、热量、水分和风能等农业气候资源特征。结果表明:川滇干热河谷地区光能资源丰富,热量资源充足,风能资源良好,但水分资源结构不平衡,易出现干旱。并且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光能、热量、水分和风能等农业气候资源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对农业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温度升高导致作物生长期延长,生长季热量增加,适宜种植范围扩大。≥10℃积温的增加为热量要求较高的热带经济作物种植提供了有利条件,川滇干热河谷地区适宜热带经济作物种植区域将增加。此外,农业气候资源的变化也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如冬季温度升高,将导致热带作物抗旱能力下降等。

  • 相关文献

[1]怒江干热河谷牧草适应性研究. 吕玉兰,白昌军,王跃全,刘倩,朱红业. 2010

[2]华南热区农业气候资源时空数据库构建与集成分析. 胡杰,戴声佩,李茂芬. 2019

[3]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华南地区农业气候资源时空变化特征. 戴声佩,李海亮,刘海清,刘恩平. 2014

[4]元江干热河谷主要环境因子(气温和降水)变化规律及蕨类植物的分布响应. 杨逢春,毛晓叶,刘景欣,黄华平,李叶,构箭勇,文慧婷. 2020

[5]3个品种剑麻抗旱生理指标比较及抗旱性评价. 王春雪,纪中华,李纪潮,潘志贤,岳学文,闫帮国,易克贤. 2014

[6]干热河谷退化山地柱花草品种(系)比较试验. 龙会英,何华玄,张德,金杰,史亮涛,张明忠,白昌军. 2011

[7]元江-红河流域(中国段)过去57年(1962-2018)主要气候因子变化. 杨逢春,马秀花,何琼,代发文,黄华平,李叶,构箭勇,Kritana Prueksakorn,Chaya Sarathchandra,文慧婷. 2023

[8]云南干热河谷腰果栽培技术. 黄海杰,黄伟坚,张中润,王金辉,梁李宏. 2012

[9]云南小规模芒果种植模式和病虫害防治调查. 龙亚芹,王万东,王美存,蒲金基,陈于福,尼章光,解德宏,陈华蕊. 2010

[10]云南省不同地理位置水稻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 涂敏,王云月,卢宝荣,董树斌. 2011

[11]4个无刺菠萝新品种在云南幼龄橡胶林下的间作比较. 杨文秀,赵维峰,邓大华,魏长宾,孙光明. 2014

[12]云南绵羊mtDNAD-LOOP序列多态性研究. 管松,王东劲,侯冠彧,马月辉. 2008

[13]云南省椰子主要病虫害种类初步调查. 段波,朱国渊,阿红昌,赵松林,倪书邦. 2014

[14]基于Maxent模型的木薯单爪螨在云南的适生性评价(英文). 卢辉,陈青,卢芙萍,徐雪莲. 2011

[15]云南省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模式研究. 秦小立,李玉萍,叶露,刘燕群,宋启道,梁伟红. 2015

[16]不同基肥处理对菠萝生长和土壤酶活的影响. 赵维峰,杨文秀,刘胜辉,裴红霞,张艳芳. 2018

[17]云南绵羊mtDNA D-LOOP序列多态性研究. 管松,王东劲,侯冠彧,马月辉. 2008

[18]云南芒果病虫害调查研究. 龙亚芹,王万东,王美存,蒲金基,尼章光,陈于福,解德宏,陈华蕊. 2011

[19]云南初选油棕优异植株定点观测结果. 张希财,王军,林位夫. 2014

[20]王草在云南的推广应用. 涂旭川,朱新祥,涂晓川,刘国道.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