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赵杨 1 ; 钱春荣 1 ; 王俊河 1 ; 于洋 1 ; 宫秀杰 1 ; 姜宇博 1 ; 杨国航 2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
2.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
关键词: 玉米;耕作方式;产量;农艺性状
期刊名称: 黑龙江农业科学
ISSN: 1002-2767
年卷期: 2012 年 01 期
页码: 42-43
摘要: 为选取有效种植方式指导玉米生产,以先玉335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种植方式对玉米的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平作的玉米产量高于平作垄管和垄作,前者与后两者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平作种植方式较垄作种植方式增产7.2%。采取平作种植的玉米在棒三叶叶面积、株高、穗粗和穗行数等性状上表现突出。
- 相关文献
[1]不同种植模式对玉米产量与农艺性状影响分析. 赵杨,钱春荣,王俊河,于洋,宫秀杰,姜宇博,杨国航,左辛. 2012
[2]Bt转基因玉米株系T123抗螟性和主要农艺性状的鉴定分析. 张红伟,谭振波,刘欣洁,杨华. 2004
[3]玉米自交系京92遗传改良研究. 孙轩,吉玉龙,张如养,王继东,宋伟,赵久然. 2019
[4]间作条件下不同覆盖方式对玉米品质的影响及综合效益评价. 方旭飞,王丽学,张钟莉莉,赵朔毅. 2018
[5]密度对不同玉米杂交组合穗部性状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李向龙,张晓东,张中宝,张立全,吴忠义. 2015
[6]不同生育时期遮光对玉米籽粒灌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陈传永,王荣焕,赵久然,徐田军,王元东,刘秀芝,刘春阁,裴志超,成广雷,陈国平. 2014
[7]不同基因型玉米品种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对减施氮肥的响应. 王荣焕,陈传永,徐田军,赵久然,吕天放,刘月娥,刘秀芝,刘春阁. 2018
[8]基于双标图的京津冀早熟夏玉米品种区域试验综合分析. 吴珊珊,张春原,毛振武,陈传永,李哲,李瑞媛,邢锦丰,王元东. 2021
[9]不同玉米品种的耐密效应分析. 陈传永,王元东,张春原,吴珊珊,毛振武,杨海涛,赵久然. 2020
[10]应用混合线性模型鉴定双单倍体玉米测交组合. 段民孝,范弘伟,赵久然,王元东,邢锦丰,杨国航,张华生,王继东,张雪原. 2010
[11]生物炭替代化肥对土壤养分含量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张晓晗,金梁,杨翔宇,韩硕,张继龙,吴瑞瑞,杨光,丁国华,王海泽,殷大伟. 2024
[12]聚糠萘水剂对不同积温带玉米花后叶片氮同化的影响. 高娇,董志强,徐田军,陈传晓,焦浏,卢霖,董学瑞. 2014
[13]玉米主产区实际单产与区域试验单产的相关性研究. 戴明宏,杨国航,王荣焕,陈国平,赵久然. 2010
[14]黄欧系玉米育种应用探索与分析. 王元东,赵久然,付修义,张华生,陈传永,吴珊珊,张春原,张雪原,陈明,陈绍江. 2020
[15]叶面喷施硒肥对玉米籽粒硒及其他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 楚文聪,蔡万涛,夏杜菲,王储. 2024
[16]玉米花粉的产量及营养成分. 贺澄日,陈国平. 1991
[17]不同生育时期水分胁迫对玉米产量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白向历,孙世贤,杨国航,刘明,张振平,齐华. 2009
[18]北方旱地废弃菌棒最佳还田量田间试验. 胡艳霞,王亚芝,解海静,马艳阳. 2014
[19]包膜控释肥在夏玉米生产中的应用进展. 李丽霞,赵现锋,衣文平,肖强,王磊,贾静丽,邹国元. 2022
[20]玉米正反交对主要性状和产量影响的研究. 丰光,刘志芳,吴宇锦,邢锦丰,李妍妍,黄长玲.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对农业科研院所专利管理工作的思考-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为例
作者:马明远;李奇峰;杨国航
关键词:农业科研院所;专利;管理;高质量发展
-
构建分工有序、运行高效的科技创新体系
作者:杨国航
关键词: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创新主体;高效
-
加强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思考-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为例
作者:陈振华;杨国航;史振鹏;吴洁;吴琼;左进华;魏建华
关键词: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共享利用
-
省级农业科研院所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水平提升对策研究-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为例
作者:石琨;杨国航;蒋韬;魏建华
关键词:农业科研院所;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国际化人才
-
我国大豆种业科技创新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作者:王文月;姚志鹏;于洋;葛毅强
关键词:大豆;粮饲安全;产业现状;种业科技创新;问题短板;对策建议
-
科研院所科技成果培育与全链条管理服务实践
作者:吴琼;魏建华;耿东梅;杨国航
关键词:科技成果;培育;管理服务;科研院所
-
桃NAC基因家族的鉴定及PpNAC050促进果实果糖积累研究
作者:刘建豪;荆彦付;刘月芯;徐摇光;于洋;葛秀秀;谢华
关键词:桃;果糖;NAC;PpNAC050;PpERDL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