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卢和顶 1 ; 陈山虎 1 ; 童川拉 1 ; 林建新 1 ; 纪荣昌 1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耕作轮作研究所
关键词: 鲜食玉米;杂交种;闽紫糯1号;品种选育
期刊名称: 玉米科学
ISSN: 1005-0906
年卷期: 2005 年 13 卷 03 期
页码: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闽紫糯1号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耕作轮作研究所和福建省种子总站以闽糯系9413为母本,晋糯系9415为父本组配而成的黑糯玉米单交种。具有抗倒、抗病、优质,子粒紫黑、色泽光亮、嫩香爽滑等鲜食玉米特点,采青生育期84~92d,平均鲜穗产量13105.9kg/hm2,适宜种植密度57000株/hm2。
- 相关文献
[1]鲜食玉米大斑病经济阈值及品种抗性分级标准. 代玉立,甘林,滕振勇,陈伟,卢学松,杨秀娟. 2021
[2]闽南山区鲜食玉米叶斑病季节性流行动态及药剂防治. 甘林,代玉立,卢学松,滕振勇,陈伟,杨秀娟. 2021
[3]福建鲜食玉米单倍体诱导系的选育. 廖长见,谢迎春,林建新,张扬,林静,卢和顶,陈山虎,林海建. 2022
[4]鲜食玉米田除草剂助剂的筛选及其增效作用. 甘林,苏光秋,代玉立,韦忠耿,杨秀娟. 2021
[5]不同播期与覆膜处理对高山反季节鲜食玉米产量及生长状况影响研究. 廖长见,林建新,纪荣昌,卢和顶,陈山虎. 2009
[6]9种种衣剂对鲜食玉米草地贪夜蛾、顶(茎)腐病的防效及其安全性评价. 甘林,张扬,邹成佳,邱良妙,廖长见,李晓,何玉仙,卢和顶,杨秀娟. 2021
[7]福建省鲜食玉米种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廖长见,张扬,陈山虎,许静,詹鹏麟. 2023
[8]不同鲜食玉米品种鞘腐病抗病性及生防菌剂防病效果研究. 阮妙鸿,郑秀琴,甘林,黄伟群,代玉立,兰成忠,杨秀娟. 2024
[9]乌龙茶品系比较鉴定与选择. 郭吉春,叶乃兴,何孝延,黄修岩. 1994
[10]RAPD及SRAP两种分子标记技术对苦瓜杂交种纯度的鉴定分析. 张少平,张玉灿,张伟光,赖正锋,郑云云,陈玉水. 2014
[11]RAPD分子标记对苦瓜杂交种纯度的检测. 张少平,张玉灿,张伟光,赖正锋,吴水金. 2013
[12]适于菌草代料栽培的杂交灵芝菌株选育. 金珊珊,柯斌榕,吴小平,汤坤鹏. 2014
[13]玉米杂交种籽粒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间关联度的研究. 陈玉水,卢川北. 1999
[14]应用RAPD标记鉴定苦瓜杂种纯度. 林珲,李永平,朱海生,李大忠. 2011
[15]枇杷杂交新品种‘早钟6号’与亲本花粉形态观察比较. 陆修闽,陈菁瑛,张丽梅,郑少泉,余东,廖汝玉. 2002
[16]福建省秋植玉米品种筛选及主要数量性状的相关分析. 廖长见,王志纯,滕振勇,陈山虎. 2013
[17]优质早熟红柿品种“早红”的选育. 金光,廖汝玉,沈清标,阙海荣,杨开繁. 2010
[18]'闽北翅果菊'新品种的选育. 黄水珍. 2023
[19]优质高产苦瓜新品种“如玉5号”的选育. 黄贤贵,张玉灿,张伟光,李祖亮,潘仰星,李洪龙. 2007
[20]^60Coγ射线诱变选育决明新品种一闽育1号圆叶决明. 郑向丽,叶花兰,王俊宏,翁伯琦,徐国忠.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3个优质甜玉米品种幼苗及田间耐寒性分析
作者:詹鹏麟;张扬;林建新;卢和顶;许静;庄炜;陈山虎;廖长见
关键词:甜玉米;苗期;耐寒性;生理指标;出籽率
-
优质甜玉米骨干系在低温下种子萌发及幼苗抗性研究
作者:廖长见;詹鹏麟;张扬;卢和顶;许静;庄炜;陈山虎;林建新
关键词:甜玉米;低温胁迫;发芽率;耐寒性;育种
-
马铃薯营养品质变异特征及优异品系发掘
作者:罗文彬;许国春;李华伟;林志坚;兰毓芳;许泳清;纪荣昌;邱思鑫;汤浩
关键词:马铃薯;品系;营养品质;遗传变异;筛选
-
叶菜型甘薯叶绿体基因组及其特征分析
作者:李国良;张鸿;林赵淼;许泳清;许国春;李华伟;纪荣昌;罗文彬;邱永祥;邱思鑫;汤浩
关键词:叶菜型甘薯;叶绿体基因组;SSR;系统发育分析
-
甜玉米籽粒糖代谢关键调控基因的鉴定
作者:林建新;林静;张扬;卢和顶;陈山虎;廖长见
关键词:甜玉米;可溶性糖;转录组;糖代谢;关键调控基因
-
福建省鲜食玉米种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作者:廖长见;张扬;陈山虎;许静;詹鹏麟
关键词:福建省;鲜食玉米;种业发展;对策建议
-
甜玉米闽甜6855与广良甜27号的耐密性比较
作者:张扬;黄章明;廖长见;林建新;陈山虎;卢和顶
关键词:甜玉米;耐密性;最佳种植密度;最大种植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