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武夷山盆地稻作气候生态与高产栽培技术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吴少宏 1 ; 赵雅静 2 ; 吴华琴 3 ; 温桂芳 3 ; 周萌 3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武夷山市种子管理站

2.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3.福建省武夷山市气象局

关键词: 水稻;武夷山;气候生态;高产栽培

期刊名称: 福建稻麦科技

ISSN: 1008-9799

年卷期: 2011 年 29 卷 03 期

页码: 29-33

摘要: 武夷山风景区周边盆地属中亚热带气候,水稻安全生长季235d,积温5368℃,可一年两熟,种植晚熟高产杂交稻品种的热量一季有余,两季不足。适时早播,调节单季稻和再生稻头季开花结实期与七八月份光温高值期重合,再生季避过早秋冷害,是稻作增产增收的关键举措。高产配套技术有选用良种、合理施肥管水、推行机械化生产和防控病虫草害。

  • 相关文献

[1]杂交稻Ⅱ优131高产结构与气候生态适应性研究. 尤志明,姜照伟,程雪华,李小萍,黄景灿. 2008

[2]机插对水稻生育期的影响及高产栽培技术. 姜照伟,解振兴,张数标,游晴如,张琳. 2018

[3]武夷山市农家茶厂茶业体系相关因子的探讨. 邬龄盛. 2004

[4]台湾休闲农业理念应用于闽北休闲农业发展的研究. 刘荣章,曾玉荣. 2005

[5]武夷山常绿阔叶林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季节变化研究. 李巍. 2012

[6]武夷山常绿阔叶林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的动态特征. 陈涵贞,苏德森,吕新,徐辉,林汝楷,江宝兴. 2011

[7]武夷山常绿阔叶林土壤微生物量氮的动态变化. 苏德森,陈涵贞,徐辉,吕新,陈丽华,林汝楷. 2012

[8]武夷山常绿阔叶林土壤氮素矿化过程的研究. 李巍,刘兰英,陈丽华,林碧娇,李癑仁. 2015

[9]基于Android平台的武夷山生态与生物多样性野外数据采集系统. 邱荣洲,陈晓,陈宏,池美香,赵健. 2014

[10]武夷山地衣表生和内生芽孢杆菌种群的多样性. 葛慈斌,刘波,车建美,陈梅春,刘国红,魏江春. 2015

[11]武夷山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流域地表水质时空变化. 陈涵贞,苏德森,林汝楷,吕新,陈丽华,李玥仁,郑群利. 2010

[12]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流域水质季节变化特征及评价. 陈涵贞,苏德森,陈丽华,吕新,林汝楷,李玥仁,郑群利. 2010

[13]借鉴台湾休闲农业发展理念,促进闽北山区休闲农业发展. 刘荣章,翁伯琦,曾玉荣,周琼. 2006

[14]春大豆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刘德金,徐树传. 1991

[15]杂交稻新组合“Ⅱ优辐819”的选育和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江文清,黄庭旭,刘端华,周仕全,谢冬容,应薛养,吴作灿. 2006

[16]再生稻高产高效生产技术研究进展. 蔡秋华,林强,朱永生,解振兴,陈丽娟,谢华安,姜照伟,张建福. 2021

[17]杂交水稻京福1优527高产栽培试验研究. 段斌莉,林强. 2008

[18]连城县富硒鲜食甘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张晓英. 2023

[19]长汀县紫云英高产栽培与培肥利用技术示范研究. 兰忠明,杨秉业,张辉,吴一群,李昱,曹卫东,林新坚. 2010

[20]福州冬种马铃薯生产示范技术总结. 汤浩,蔡南通,李光星,吴秋云,罗文彬,邱永祥,许永清.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