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向龙 1 ; 张华 2 ; 张凤庭 2 ; 赵昌平 2 ; 马庆 1 ;
作者机构: 1.内蒙古农业大学
2.北京杂交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关键词: 小麦;雄性不育;遗传学;细胞学;杂种优势
期刊名称: 华北农学报
ISSN: 1000-7091
年卷期: 2005 年 20 卷 0z2 期
页码: 85-8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综述了光温敏核不育小麦的细胞学特点及其遗传、生理机制,概述了不同生态区光温敏核不育小麦育性规律的研究进展,提出了该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讨论了利用光温敏不育小麦的前景.
- 相关文献
[1]雄性不育在作物杂种优势中的应用途径分析. 石子,宋伟,赵久然. 2018
[2]玉米三种遗传效应研究现状与技术集成. 段民孝,宋同明,滕文涛,赵久然,郭景伦,王元东. 2001
[3]雄性不育小麦异交结实研究进展. 刘淑英,秦志列,张风廷,马庆. 2006
[4]小麦糖转运蛋白基因TaSWEET6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徐磊,王伟伟,苏世超,马锦绣,孙辉,房兆峰,高世庆,唐益苗,赵昌平. 2016
[5]小麦TaPRF7基因的克隆及表达. 段文静,白建芳,王鹏,王玉昆,苑少华,孙辉,苑国良,张立平,赵昌平. 2017
[6]小麦雄性不育遗传及基因工程方面研究进展. 秦娜,张立平,田自华,赵昌平,单福华. 2005
[7]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系BS366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王鹏,段文静,王玉昆,白建芳,苑国良,苑少华,权威,张立平,赵昌平. 2017
[8]中国杂交小麦研究进展. 赵昌平. 2012
[9]不同氮效率小麦品种苗期相关指标的杂种优势. 王汉霞,马巧云,单福华,田立平,权威,张胜全. 2023
[10]小麦核质互作杂交种农艺性状和籽粒性状的杂种优势分析. 李燕红,高世庆,任扬,张俊杰,都晶晶,高聪,王军卫,马守才,宋瑜龙,张改生,牛娜. 2021
[11]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遗传研究进展. 江红梅,张立平. 2009
[12]距离分析方法在小麦亲本选配中的应用研究. 何中虎. 1992
[13]DNA分子标记技术在藻类学研究中的应用. 曲疆奇,张清靖,贾成霞,刘盼,杨慕. 2012
[14]遗传标记在植物上的发展与应用. 李柱刚,崔崇士,马荣才,曹鸣庆. 2001
[15]种质资源鉴定方法及其在杏属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王玉柱,孙浩元,杨丽. 2004
[16]一对等位基因互作控制的核雄性不育性. 赵昌平. 2006
[17]分子标记辅助选育萝卜雄性不育系. 张丽,王庆彪,王艳萍. 2020
[18]白菜雄性不育相关新基因BcMF1的分离及特征分析. 王华新,王永勤,曹家树,向珣,余小林,叶纨芝. 2008
[19]萝卜雄性不育小孢子发生的形态学研究. 张丽,宫国义,魏毓棠,李霄燕. 2002
[20]板栗雄花败育资源及其利用研究. 刘国彬,兰彦平,曹均,周连第,兰卫宗.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不同生态环境和日温差对BS型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系育性转换和农艺性状的影响
作者:孙辉;赵昌平;岳洁茹;白秀成;杨吉芳;叶志杰;张风廷
关键词: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系;温差;育性转换
-
小麦光温敏核雄性不育系BS366和BS1086杂种一代结实率研究
作者:秦志列;梁玉龙;刘丽华;李宏博;张风廷;娄鸿耀;李翰霖;赵昌平;张胜全
关键词:小麦;光温敏核雄性不育;育性恢复;杂交种;恢复系
-
浅析我国农业科研基地发展的现状问题和建议
作者:李向龙;赵克勇;张彰
关键词:农业;科研基地;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建议
-
黄芪多糖对育肥猪肉氨基酸、脂肪酸、挥发性化合物的影响
作者:刘帅帅;张华;陈国顺;车育彦;程继有;张颖;袁庭攀;马红军;王晶
关键词:黄芪多糖;育肥猪;脂肪酸;氨基酸;挥发性物质
-
我国部分审定小麦品种的品质性状及基因型分析
作者:权威;马锦绣;华正蓉;左静红;王伟伟;王俊稳;张立平;庞斌双;赵昌平
关键词:小麦;品质相关基因;品质性状;KASP标记
-
基于高效SNP芯片的小麦产量相关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作者:刘丽华;刘阳娜;周悦;李宏博;张明明;屈平平;赵昌平;庞斌双
关键词:小麦;产量相关性状;关联分析;SNP芯片
-
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系BS237ω-黑麦碱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作者:侯起岭;杨卫兵;娄红耀;杜冰;高建刚;赵昌平;张风廷;秦志列
关键词: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系;ω-黑麦碱;基因克隆;序列分析;乳糜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