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陈成榕 1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耕作研究所
关键词: 野生大豆;根系干重;根系活力;固氮活性;相关性
期刊名称: 福建省农科院学报
ISSN: 1008-0384
年卷期: 1992 年 V 卷 02 期
页码: 53-59
摘要: 1987和1989年进行了盆栽试验,观察和测定了野生大豆根系的一些特征。结果表明,野生大豆根系的干重、形态特征、根系活力及结瘤固氮活性等均存在明显的基因型间差异;野生大豆茎/根比率随着生育进程不断增长;野生大豆材料根瘤发生及固氮动态有多种模式,其侧根在结瘤固氮方面占有明显的优势;其根系干重、根瘤个数、根瘤鲜重及根瘤固氮活性与茎叶干重及叶片含氮量呈正相关。野生大豆在结荚鼓粒后期根系干重增长率明显高于栽培豆,在选配大豆杂交亲本时,利用这种特性可望选育出后期根系发达、不早衰、籽粒饱满的大豆新品种。
- 相关文献
[1]再生稻根干物质量及根系活力与产量的相关性研究. 郑景生,林文,卓传营,方宣钧,林文雄. 2004
[2]头季不同施氮方式对再生稻生理生化的影响. 杨东,陈鸿飞,卓传营,林文雄. 2009
[3]桐花树幼苗根系对镉胁迫的抗氧化生理响应. 李裕红,王荣富,应朝阳. 2007
[4]增施钾肥对冷浸田水稻生理及植株铁吸收累积的影响. 李清华,王飞,林诚,何春梅,李昱,钟少杰,林新坚. 2015
[5]外源钙水平与花生下针期不同土壤水分对植株生理特性的影响. 王飞,何春梅,李清华,林诚. 2013
[6]不同水泥含量的基质土壤对黑麦草根系生长胁迫的影响. 罗东城,张立成,胡德勇,李汉常,谭歆,岳伶俐. 2021
[7]福建野生大豆生态分布及其分类. 刘德金,徐树传. 1991
[8]福建省野生大豆耐盐种质的筛选. 张玉梅,胡润芳,林国强. 2014
[9]福建省岛屿多年生野生大豆资源收集及保护策略. 蓝新隆,张玉梅,胡润芳,林国强. 2023
[10]乌龙茶品种蒸青茶汤电导率研究初报. 杨如兴,陈志辉,钟美娇. 2000
[11]应用高稳系数法分析茶树品种高产稳定性. 何孝延,张文锦,杨如兴. 2000
[12]云南、贵州部分野生枇杷种质资源花序性状观察. 黄爱萍,陈秀萍,骆键夫,魏秀清,郑珊,章希娟,张小艳,许奇志,陈秀妹,郑少泉. 2010
[13]5个热带豆科牧草14个营养品质组成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潘伟彬,陈志彤,陈恩,黄毅斌. 2009
[14]再生稻产量与根系机理的相关性. 林文,张上守. 2001
[15]荚果期福花5号主要器官的蛋白质亚基组分及相关分析. 徐日荣,唐兆秀. 2013
[16]稻米淀粉RVA谱特征与品质性状的相关性. 李刚,邓其明,李双成,王世全,李平. 2009
[17]龙眼种质资源花序性状多样性研究. 黄爱萍,陈秀萍,郑少泉,邓朝军,胡文舜,章希娟,骆键夫,陈秀妹,许奇志. 2010
[18]酿酒红曲米特征与产品酸度的相关性分析. 林晓姿,任香芸,何志刚,梁璋成,李维新. 2019
[19]蝴蝶兰主要数量性状DUS测试性能研究. 钟海丰,陈剑锋,陈宇华,邱思鑫,黄敏玲. 2019
[20]几种野特菜汁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张帅,林宝妹,洪佳敏,张少平,邱珊莲.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铝(Al)对不同耐性作物品种形态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作者:彭嘉桂;陈成榕;卢和顶;刘海锋
关键词:
-
不同大豆品种对氮肥反应的差异
作者:陈成榕
关键词:大豆品种;施氮反应;根系性状;叶绿素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