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兰兰 1 ; 欧巧明 1 ; 陈军 1 ; 厚毅清 1 ; 王炜 1 ; 罗俊杰 1 ; 陈秀兰 1 ;
作者机构: 1.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甘肃开放大学
关键词: 小麦;杂草;外源DNA;化感潜力;生态位;变异
期刊名称: 杂草学报
ISSN: 1003-935X
年卷期: 2022 年 02 期
页码: 39-49
摘要: 以外源DNA供体高粱、变异新品系89122和春小麦品种陇春13号为试验受体,3种杂草水浸提液为试验供体,通过正向和逆向化感抑制敏感性测试与评价,分析3种作物的遗传变异特性和化感潜力,评估小麦化感抑草潜力变异特性及遗传机制,为实现小麦抗杂草潜力的遗传改良提供理论支撑。结果表明,高粱DNA导入受体春小麦陇春13号后,其后代在农艺性状等方面发生变异,其对供试杂草的化感敏感性也发生变异;3种杂草水浸提液对3种供试作物种子萌发、幼苗形态特征和物种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随处理浓度的增大而增强,具有明显的浓度依赖性;灰绿藜除在种子萌发阶段对高粱的化感抑制作用较弱外,在其他作物幼苗生长阶段的化感抑制作用均明显强于稗和狗尾草,印证了灰绿藜在农田杂草群落中较强适应性主要表现在其对作物幼苗生长阶段的影响,而非种子萌发阶段。灰绿藜通过化感抑制作用实现自身竞争力提升,成为本区域的优势杂草,进一步拓宽了其生态位宽度,它在农田生态群落中的多维影响力强于稗和狗尾草。供试作物种子萌发阶段的敏感性要大于幼苗生长阶段,表现在其发芽指数的敏感性要大于萌发率,说明供试农田杂草通过降低种子发芽指数、延长发芽时间来发挥化感作用,这意味着推迟与其竞争的作物种子的萌发时间,降低竞争作物的种子萌发率,必然会提升该杂草在农田生态群落中的生态位宽度,进而达到提升杂草自身竞争力的目的,这也是杂草自身物种生态位及其生态位构建的重要手段。
- 相关文献
[1]小麦化感作用的种群生态位调节及其生态效应探讨. 欧巧明,倪建福,陈玉梁,王炜,马丽荣,罗俊杰. 2011
[2]外源DNA导入小麦选育抗条锈新资源的研究. 倪建福,崔文娟,曹世勤. 2010
[3]外源DNA导入小麦后的变异系生物学特性及胚乳蛋白的研究. 王亚馥,陈克明,焦成瑾,周文麟,倪建福. 1995
[4]小麦航天诱变后代的条锈病抗性变异及选择效果研究. 杜久元,白斌,金明安,何春雨,包文生. 2012
[5]河西灌区3种主要农田杂草间的化感拮抗作用对小麦苗期生长发育的影响. 叶春雷,崔文娟,罗俊杰,欧巧明. 2013
[6]补播禾草对玛曲高寒沙化草地植物生态位特征的影响. 高玉红,牛俊义,陈子萱,郑华平. 2009
[7]玉米播期对大豆/玉米间作产量及种间竞争力的影响. 赵建华,孙建好,李伟绮. 2018
[8]三种豆科作物与玉米间作对玉米生产力和种间竞争的影响. 赵建华,孙建好,陈亮之. 2020
[9]间作苜蓿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生态位及时间格局. 陈明,周昭旭,罗进仓. 2008
[10]基于生态位理论的作物—杂草化感作用及其关系探讨. 欧巧明,陈玉梁,马丽荣,张绪成,罗俊杰. 2010
[11]蒙古黄芪变异类型的主要性状及有效成分含量比较. 周锐峰,方子森,周海,李振谋,王丽慧,刘润萍,曹占凤,潘飞. 2021
[12]作物空间诱变及其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张文涛,杜久元,白斌. 2014
[13]兰州引黄灌区玉米田杂草群落及生态位研究. 马丽荣,蔺海明,陈玉梁,李荣. 2007
[14]杂草对全膜双垄沟播田集水保墒效果影响. 漆永红,岳德成,姜延军,史广亮,胡冠芳,杨发荣,李敏权. 2015
[15]土壤封闭除草剂在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田局部减量施用效果. 漆永红,岳德成,姜延军,史广亮,胡冠芳,杨发荣,李敏权. 2015
[16]土壤封闭性除草剂在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田局部施用效果. 漆永红,岳德成,胡冠芳,杨发荣,李敏权. 2015
[17]除草地膜在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田的应用效果. 杨发荣,岳德成,姜延军,韩菊红,胡冠芳,漆永红,李敏权. 2015
[18]3种除草剂对糜子田间杂草的防除效果. 任瑞玉,何继红,董孔军,张磊,刘天鹏,杨天育. 2018
[19]8种除草剂对大豆田间杂草的防除效果. 张彦军,王兴荣,李玥,李永生,苟作旺,祁旭升. 2020
[20]黑色地膜对胡麻田间杂草的防除效果. 刘世荣,李玉奇,牛树君,刘敏艳,余海涛,胡冠芳.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胡麻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作者:陈军;叶春雷;王炜;李进京
关键词:胡麻;生长调节剂;产量;抗倒伏;生物酶活性
-
优质紫苏新品种陇苏3号
作者:欧巧明;李琦;陈军
关键词:总状花序顶生;单株产量;主穗;油酸含量;生物技术研究所;木酚素;紫苏;中早熟
-
高产优质大粒型紫苏新品种陇苏5号
作者:欧巧明;李琦;叶春雷;崔文娟;张博
关键词:紫苏;陇苏5号;系统选育;优质;α-亚麻酸;复种栽培
-
低醇溶蛋白转基因大麦氮素转移特征
作者:陈军;李静雯;王立光;朱天地;陈琛;包奇军;欧巧明
关键词:低醇溶蛋白;转基因;大麦;氮素转运;氮素积累
-
34份地方食用黄花菜品质分析
作者:刘新星;欧巧明;李忠旺;郑选宁;颉敏昌;张新锋;胡生海
关键词:隶属函数;营养品质;相关性;主成分分析
-
基于BSA-Seq技术初步鉴定油用亚麻抗白粉病候选基因
作者:叶春雷;王炜;陈军;陈琛;罗俊杰;王一;张建平
关键词:油用亚麻;白粉病;BSA;候选基因
-
植物染色体加倍的表型和遗传学效应研究进展
作者:李淑洁;裴怀弟;刘新星;陈军;江晶;张朝巍
关键词:多倍体;染色体加倍;表型变异;遗传变异;表观遗传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