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木薯茎秆纤维形态和化学成分的初步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蒋汇川 1 ; 韦鹏练 2 ; 李宁 2 ; 罗建举 2 ;

作者机构: 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

2.广西大学林学院

关键词: 木薯茎秆;纤维形态;化学成分

期刊名称: 热带作物学报

ISSN: 1000-2561

年卷期: 2015 年 36 卷 06 期

页码: 1186-119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木薯作为一种新型的生物质能源作物,近年来在中国特别是广西发展迅速。其种植和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弃物(如木薯渣、木薯茎秆)已成为制约木薯产业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文章对木薯茎秆的纤维形态和化学成分进行了初步研究,旨在探索木薯茎秆增值利用的新途径。结果表明:3种木薯茎秆的纤维长度和宽度种间差异性显著,种A、种B、种C的平均纤维长度与宽度分别为976、920、815μm与34、32、36μm。3种木薯茎秆的总平均纤维长度为904μm,宽度为34μm,双壁厚为7.32μm,长宽比为27,壁腔比为0.27。种A木薯茎秆的纤维素含量为41.49%,木质素含量为21.44%,灰分含量为3.46%,苯醇抽出物含量为6.96%,1%Na OH抽出物含量为22.22%,冷水抽提物为11.89%,热水抽提物为14.15%。综合分析表明:木薯茎秆纤维属于中短长度类纤维原料,长宽比小,壁薄,纤维素含量高,可作为纤维板及造纸原料,但需要与其他长纤维原料搭配使用。

  • 相关文献

[1]木薯茎秆复合基质对辣椒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何时雨,马旭东,李伯松,覃新导,刘哲宇. 2018

[2]木薯茎秆栽培基质氮变化规律研究. 李光义,余小兰,徐林,张红燕,邹雨坤. 2018

[3]木薯茎秆茎向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薛忠,黄正明,郭向明,李玲,黄小红,王刚,宋德庆,张劲,邓干然. 2014

[4]木薯茎秆机械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薛忠,郭向明,黄正明,王槊,邓干然,张劲. 2014

[5]木薯茎杆基质比例对3种食用菌海藻糖含量的影响. 王琴飞,蔡坤,林立铭,羊贤月,张振文. 2016

[6]基于圆盘式切割器的木薯茎秆切割试验研究. 薛忠,张留峰,宋刚,王名炜,韩亚峰,王刚. 2019

[7]木薯茎秆基质育苗效果研究. 李光义,侯宪文,邹雨坤,李勤奋. 2014

[8]木薯茎秆粉碎还田机刀片离地间隙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分析. 夏鼎宽,邓干然,何冯光,郑爽,李玲,覃双眉. 2021

[9]木薯茎秆复合基质对辣椒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何时雨,马旭东,李伯松,覃新导,刘哲宇. 2018

[10]不同还田方式下木薯茎秆腐解及养分释放特征研究. 邹雨坤,李光义,侯宪文,胡杨,陈运,张雪华,李勤奋. 2014

[11]基于ADAMS的木薯茎秆切割过程虚拟仿真研究. 赵亮,薛忠,王凤花,宋刚,王刚,王槊. 2018

[12]基于ANSYS的木薯茎秆静力学仿真研究. 薛忠,张衍林,张劲,陈实. 2016

[13]木薯茎秆基质化的堆肥工艺及评价. 李光义,李勤奋,张晶元. 2011

[14]木薯茎秆力学特性试验与研究. 王伟,李成斌,廖宇兰,王金丽. 2017

[15]白木香内生真菌R7抗菌活性代谢产物. 魏景,戴好富,郁蕾,王辉. 2010

[16]海南省禾本科饲用植物资源及其营养评价. 刘国道,罗丽娟,白昌军,王东劲,郑学勤. 2007

[17]金钗石斛茎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 CHEN Xin,陈欣,HUANG Sheng-zhuo,黄圣卓,WANG Pei,王佩. 2019

[18]华南胡椒的化学成分及其抗胆碱酯酶活性研究. 陈琳,向彩朋,韩佳欣,焦玉菡,郝朝运,杨少杰,杨蕾,郭立群,李海舟,杨崇仁,许敏. 2018

[19]五指毛桃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劳景莉,于旭东,蔡泽坪,罗佳佳. 2018

[20]牛耳枫研究进展. 陈媚,韩丽娜,刘以道,郭庆辉,覃和业.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