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Priscila Gonzales Figueiredo 1 ; Silvio JoséBicudo 1 ; Songbi Chen 2 ; Adalton Mazetti Fernandes 3 ; Fábio Yomei Tanamati 1 ; Astride Stéphanie Mouafi Djabou-Fondjo 4 ; 杨雅婷 5 ;
作者机构: 1.圣保罗州立大学农业科学学院园艺生产和作物育种系
2.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3.热带作物根茎作物研究中心
4.雅温得第一大学
5.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关键词: 木薯;少耕;传统耕作;不耕
期刊名称: 中国农机化学报
ISSN: 2095-5553
年卷期: 2020 年 011 期
页码: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保护性耕作可有效缓解土壤退化,但是也会影响土壤物理性质,使土壤板结,进而影响作物根系生长,因此木薯生产几乎不采用保护性耕作措施.本研究目的在于探索完整木薯生长周期内,不同耕作方式对木薯干物质分配(Dry material partitioning, DMP)变化的影响.本文对木薯种植后70 d、120 d、230 d、350 d,少耕(Minimum tillage,MT)、传统耕作(Conventional tillage,CT)、不耕(No-tillage,NT)3种耕作方式对土壤水分含量、土壤穿透阻力、大孔隙度、小孔隙度、总孔隙度的影响进行研究;同时,每30 d测定木薯植株中的干物质含量,直到360 d收获结束.结果表明,耕作方式对土壤穿透阻力、大孔隙度、小孔隙度和总孔隙度,以及木薯叶片、茎秆、根系和残留种茎中的干物质含量均有影响.种植后150~210 d之间,干物质分配变化显著,这正好对应了块茎膨大期后期和休眠期早期.不耕(NT)处理下作物的茎秆和残留种茎干物质含量最大.地上部分干物质与土壤穿透阻力呈正相关.传统耕作(CT)和少耕(MT)对块茎产量的影响没有差异,因此,考虑到耕作对土壤流失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少耕(MT)应当取代传统耕作(CT).不耕(NT)处理提高了土壤的穿透阻力,阻碍了根系的生长,进而引起了木薯茎秆和残留种茎中的干物质积累明显高于根系中的干物质积累,使得茎秆和残留种茎表现出一定的碳水化合物储藏器官特性.
- 相关文献
[1]武鸣县木薯朱砂叶螨发生规律初探. 潘文勤,李华英,颜文好,李兆贵,韦艳春,黄洁. 2011
[2]创新催生木薯产业化. 黄洁. 2007
[3]我国木薯燃料酒精发展现状及建议. 匡钰,朱德明. 2006
[4]木薯的营养规律及平衡施肥. 漆智平,洪彩香,张伟特,黄洁. 1999
[5]木薯MADS-box基因克隆及其响应乙烯信号的表达模式分析. Wenbin Liao,廖文彬,Wang Gan. 2011
[6]木薯品种、水土保持技术和嫩茎枝快繁技术. 黄洁. 2009
[7]木薯脯氨酸合成相关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Lili Fu,付莉莉,Xiuquan He. 2011
[8]基因组选择拓展木薯生物能源应用潜力. Wenquan Wang,王文泉,Cheng Lu,卢诚,Xin Chen,陈新,Zhiqiang Xia,夏志强,Kaimian Li. 2015
[9]木薯中草药微生态制剂治疗和预防猪、牛疾病的研究. 蒋盛军,王永壮,刘以道,符乃方,罗长辉. 2011
[10]水分胁迫对木薯苗期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杨洁,徐建欣,范武波,宋付平,李端奇. 2017
[11]木薯干旱胁迫响应基因MeGSTU7自然变异分析. 王斌,曾长英,郭鑫,彭明. 2015
[12]4UMS-390Ⅱ型木薯收获机的研制. 薛忠,黄晖,李明,邸志锋,高文武,崔振德. 2010
[13]种茎贮藏和浸水时间对木薯种苗抗旱性的影响. 杨玉皎,魏云霞,韩学琴,黄洁,段元杰,孟富宣,刘海刚. 2016
[14]对胶园间作木薯的思考及展望. 黄洁,周建国,林世欣,陈运灿,刘芯晓,李学. 2014
[15]土壤水分、光照和空气湿度对木薯气孔导度的影响. 左应梅,陈秋波,邓权权,唐建,罗海伟,巫铁凯,杨重法. 2011
[16]拟小食螨瓢虫对木薯朱砂叶螨的行为反应与空间分布相关性. 卢芙萍,洪志忠,赵冬香,王爱萍,陈青,黄贵修,李开绵. 2009
[17]木薯MeEFⅠ基因的原位PCR物理定位. 冯耀文,王英,高和琼,庄南生. 2011
[18]福建省三明市木薯间套作玉米、大豆和花生的高效栽培模式. 周高山,黄洁,张乙珍,周建国. 2013
[19]木薯中性/碱性转化酶基因家族11个成员在染色体上的定位. 朱利广,刘平平,欧祥梅,王英,高和琼,庄南生. 2017
[20]木薯ETR1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 陈志晟,颜彦,赵思涵,田丽波,商桑,胡伟. 2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