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氮磷供给比例对长白落叶松苗木磷素吸收和利用效率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魏红旭 1 ; 徐程扬 1 ; 马履一 1 ; 段劼 1 ; 江俐妮 1 ; 朱开元 2 ; 周江华 2 ;

作者机构: 1.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2.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开发中心

关键词: 长白落叶松;氮磷比例;根系;磷素吸收;养分效率;养分吸收动力学

期刊名称: 生态学报

ISSN: 1000-0933

年卷期: 2013 年 33 卷 02 期

页码: 659-66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有关氮(N)∶磷(P)供给比例对苗木P吸收和利用影响的研地究仍存在盲点。选用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 Henry.)播种苗作为材料,对比了1∶3、1∶2、1∶1、2∶1、3∶1五个N∶P供给比例对温室条件下苗木生长、针叶和根系中P的含量以及P的吸收和利用效率的影响差异。另设试验对比了分别以NH+4-N和NO-3-N为N源情况下5个N∶P比例对P吸收的动力学特征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1)随着N∶P比例的增加根系有变粗和变长的趋势且根系生物量分配逐渐提高(P=0.0027);2)1∶2比例下叶片P浓度较2∶1和3∶1比例分别提高37%和45%(P=0.0187),但是P利用率却分别下降了84%和37%(P=0.0008),并且P吸收效率分别下降了48%和62%(P=0.0004);3)NH+4-N环境中,随着N浓度提高,P吸收速率呈线性上升(R2=0.908),而在NO-3-N环境中P吸收速率和N∶P比例间无相关关系(R2=0.005)。前者和后者环境中Vmax值分别为0.89和0.60 mmol/h/gFM,Km值分别为0.15和0.03 mmol/L。综上:如在N、P同时存在的情况下欲提高长白落叶松苗木对P的吸收和利用效率,可考虑适当控制N的硝化并在一定范围内提高N∶P供给比例。

  • 相关文献

[1]养分专家推荐施肥对杭州湾南岸冬小麦产量、效益及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周飞,许熔熔,陈余平,韩红煊,胡铁军,马进川. 2023

[2]晚粳稻耐旱突变体的耐旱性分析. 鲍根良,左晓旭,王俊敏,骆荣挺,陶荣祥,郑涛. 2006

[3]纤维素合成相关基因调控水稻根系发育机制的研究进展. 翟荣荣,叶胜海,朱国富,陆艳婷,叶靖,张小明. 2019

[4]冬樱花扦插苗与实生苗对不同形态无机氮素吸收的动力学特征分析. 朱开元,刘慧春,周江华,邹清成,马广莹,张加强. 2016

[5]水稻根系遗传特征研究进展. 王会民,唐秀英,龙启樟,黄永兰,芦明. 2016

[6]污染物在根-土界面的化学行为与生态效应. 王美娥,周启星,张利华. 200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