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黑糯玉米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林建新 1 ; 陈山虎 1 ; 卢和顶 1 ; 童川拉 1 ; 纪荣昌 1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耕作轮作研究所

关键词: 黑糯玉米;农艺性状;灰色关联度分析

期刊名称: 玉米科学

ISSN: 1005-0906

年卷期: 2004 年 12 卷 S1 期

页码: 48-5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黑糯玉米杂交新组合主要农艺性状对单株产量的影响及各性状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单株产量与7个农艺性状的关联度大小依次为穗粗>千粒重>穗长>穗行>株高>行粒>穗位>秃顶。在育种过程中,应重点对穗粗、千粒重和穗长的选择,但不能忽略对穗行、行粒和株高的选择。

  • 相关文献

[1]花生品系主要农艺性状的分析与综合评价. 陈湘瑜,徐日荣,陈昊,熊发前,胡润芳,张玉梅,林国强. 2020

[2]玉米杂交种籽粒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间关联度的研究. 陈玉水,卢川北. 1999

[3]黑糯玉米自交系主要数量性状的聚类分析. 林建新,陈山虎,卢和顶,廖长见,张扬. 2017

[4]黑糯玉米产量性状的相关遗传力及其通径分析. 林建新,陈山虎,卢和顶,童川拉,纪荣昌. 2004

[5]黑糯玉米自交系主要性状配合力和遗传参数分析. 林建新,陈山虎,卢和顶,童川拉,纪荣昌. 2003

[6]不同钾肥对虎奶菇菌核产量与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江枝和,翁伯琦,雷锦桂,王义祥,罗涛. 2006

[7]单双粒播种对珍珠豆花生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 徐日荣,陈昊,陈湘瑜,张玉梅,胡润芳,蓝新隆,唐兆秀,林国强. 2021

[8]水稻恢复系“R3207”配制组合的灰色关联评价. 何花榕,房贤涛,谢祖钦,杨惠杰. 2011

[9]灰色关联度分析和DTOPSIS法对大麦新品系评价效果比较. 陈剑锋,张秋英. 2012

[10]转pepc基因籼稻恢复系“N175”产量相关性状分析. 马宏敏. 2014

[11]4个新育成籼型雄性不育系的生育特性与柱头活力观察. 董练飞,杨东,张水金,涂诗航,黄俊明,董瑞霞,游晴如,王志赋,黄庭旭. 2011

[12]杂交稻新恢复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胡荣华,王牡丹,王海凤,张书标,马洪丽. 2011

[13]不同土壤条件下仁秆两用花生新品系农艺性状分析. 王俊宏,翁伯琦,徐国忠,赵婷,郑向丽,叶花兰. 2012

[14]水稻应用沼肥效果研究. 黄勤楼,翁伯奇,汤祖华,黄顺富,邵乃金. 2004

[15]不同留株密度对圆叶决明生产性能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詹杰,罗旭辉,苏小珍,应朝阳,黄毅斌. 2011

[16]福建省花生农家品种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陈湘瑜,徐日荣,唐兆秀. 2015

[17]不同生物质炭用量对烤烟生长和烟叶品质的影响. 王成己,郭学清,曾文龙,黄毅斌,唐莉娜. 2019

[18]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闽恢3301稻瘟病抗性. 田大刚,杨小双,陈子强,陈在杰,林艳,王锋. 2019

[19]生物炭和黄腐酸钾对连作地太子参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赵云青,黄颖桢,刘保财,陈菁瑛,张武君,黄冬寿,陈芬. 2021

[20]基质碳氮比对广叶绣球菌生长发育的影响. 马璐,杨驰,肖冬来,刘晓瑜,江晓凌,应正河,林衍铨.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