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桃红颈天牛发生及生活史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马文会 1 ; 孙立祎 2 ; 于利国 1 ; 王景涛 1 ; 陈江玉 1 ;

作者机构: 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石家庄果树研究所

2.山东交通学院海运学院

关键词: 桃红颈天牛;发生;生活史

期刊名称: 华北农学报

ISSN: 1000-7091

年卷期: 2007 年 22 卷 S2 期

页码: 251-25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结果表明,桃红颈天牛在河北省石家庄3年(跨4个年度)发生1代,成虫发生期在6月底至8月上旬,雌雄比为1∶1.31;卵孵化的始、盛、末期分别在7月上旬、7月下旬至8月上旬和8月中旬;孵化后的幼虫为害到9月中、下旬开始在木栓或皮层的虫穴道内越冬,11月下旬结束,第2年3月中旬越冬幼虫开始出蛰,到6月下旬或7月上旬结束。木质部内幼虫为害到9月上中旬至10月上旬全部越冬,第3年4月初开始出蛰,为害到6月上、中旬进入静止,直到第4年5月上、中旬化蛹,静止期平均290.7 d。成虫在蛹室内羽化,平均经17.3 d出洞。

  • 相关文献

[1]桃红颈天牛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研究. 王景涛,孙立祎,刘铁铮,张立烟. 2007

[2]桃红颈天牛绿色高效综合防控技术. 于利国,冯飞,李建芬,刘铁铮,周语潮. 2024

[3]桃红颈天牛研究进展. 白瑞霞,王越辉,马之胜,贾云云,吕德智. 2017

[4]桃红颈天牛成虫发生规律与绿色防控技术研究. 马爱红,杨小凡,刘文旭,路子云,李建成,冉红凡. 2023

[5]桃红颈天牛发生为害及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韩明利,马爱红,路子云,刘文旭,李建成,冉红凡. 2019

[6]桃红颈天牛研究进展. 白瑞霞,王越辉,马之胜,贾云云. 2017

[7]苹果绵蚜生物学特性研究. 李大乱,徐国良,王鹏,马振国,董中东. 2005

[8]温度对燕麦孢囊线虫(Heterodera avenae)侵入与发育的影响. 李秀花,马娟,陈书龙. 2012

[9]冀农11姬菇的形态发育及栽培技术研究. 王朝江,池惠荣,高春燕. 2004

[10]铜绿丽金龟的室内人工饲养. 王金耀,宋健,曹伟平,杜立新,冯书亮,宋福平,张杰. 2007

[11]棉田红蜘蛛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葛朝红,孟建朝,师树新,周永萍,赵海龙. 2012

[12]棉花烂铃病的发生、品种抗病性及主要病原菌致病力分析. 李社增,鹿秀云,郝俊杰,赵鸣,年冠臻,郭庆港,张晓云,马平. 2017

[13]中国七省(自治区)马铃薯黄萎病病情及优势病原菌致病力分析. 李社增,周洪友,鹿秀云,年冠臻,郭庆港,赵卫松,东保柱,申建芳,王培培,张晓云,闫磊,马平. 2018

[14]甘薯蚁象在重庆的发生调查及成灾原因初探. 王容燕,陈书龙,王良平,张菡,范开举,邹祥明. 2015

[15]河北省玉米穗腐病的发生情况及防治建议. 张海剑,索相敏. 2016

[16]河北省甘薯主产区蛴螬的发生为害调查. 王容燕,高波,李秀花,马娟,陈书龙. 2016

[17]劳氏粘虫的发生危害和防治研究进展. 段云,陈琦,郭培,苗进,夏鹏亮,巩中军,蒋月丽,李彤,武予清. 2022

[18]烟草及向日葵上列当Orobanche cumana的发生及其生物防治. 孔令晓,王连生,赵聚莹,栗秋生,赵密霞. 2006

[19]河北省玉米褐斑病的发生与防治. 张海剑,马红霞. 2022

[20]应用性诱剂对福建甘薯蚁象的监测与防治研究. 王容燕,李秀花,马娟,高波,陈书龙.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