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陈广 1 ; 段建雄 1 ;
作者机构: 1.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
期刊名称: 中国蔬菜
ISSN: 1000-6364
年卷期: 1993 年 1 卷 01 期
页码: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大白菜原产中国,喜冷凉,生长期间的 适宜温度在10~22℃,高于25℃时生长不 良,结球或对温度要求严格,以12~22℃为 最适宜。为了培育耐热大白菜,满足人民的 需求,笔者对部分大白菜品种的耐热性进行 了鉴定。 材料与方法 供试的材料除本单位提供外还有台湾、 日本和朝鲜的品种。两年分别种植13和16 个。对照品种为北京地方品种小白口、翻心 白及北京小杂56号。 试验品种于1989和1990年7月 17日分别 在露地与纱网棚同时进行直播。每品种1小 区,每小区1行,10株。顺序排列,两次重 复。株距40c。、行距53cm,设2个对照。在生育期进行温度、空气湿度测定,用上海气象仪器厂出品的ZJI—1型温湿度计,自播种到收获每天每时测定,整理出每天最高、最低及平均温湿度,按旬算出最高、最低及平均温湿度。光照强度的测定用日本进口的数字照度计测定,试验地各设东、南、西、北、中5个点,每天S次分别在8:30、12:30和16:30进行测定。试验结束后算出每天每次各点的平均值,再计算每天3次测定数的平均值,最后求出每5天的平均数。还对各品种的植物学性状、结球性、抗病性以及叶绿素含量进行调查,叶绿素测定用日本进口的SPAD-501叶绿素计测定。在田间分别于结球初期和中期进行测定,每材料每次测定5株,两次重复,然后求其平均值。于9月 7日测产。 试验结果与分析 一\结球率、产量及抗病性 (一)结球率两年试验结果是一致 的,网棚与露地相同品种结球率有很大的差 异,网棚高于露地。1989年13个材料和2个对 照在网棚全部结球,结球率为75q0~10010, 而露地只有一个材料结球,结球率30畅,两 对照的结球率分别是100qo和30%。1990年 16个材料及2个对照在网棚全结球,并且绝大 多数的结球率都高于露地,露地还有一个材 料不结球。 I二 (二)产量1989年间棚中的品种除Sn-9因结球的紧实度较差未测产外,其余都进行了测产,产量因品种而异。露地由于大多品种未结球,故未测产。1990年网棚全部测产,露地只测4个材料及2个对照,其余材料虽给球但因病害严重最后无产量。测产结果(表2):Sn-1和S。-3在露地单株及总产超网棚。 CK。在两处单株重相同但总产超同棚。S。-2、Sn-9及CKI单株及总重低于网棚。方差分析结果网棚品种间产量的差异极显著。 (三)抗病性在两年试验中,防虫不防病。相同品种在网棚与露地抗病性表现差异很大,网棚比露地病害轻,特别是病毒病。 表1、表2表明,两年的试验网棚内全部不发生病毒病。而露地所有的材料都发病,只是发病程度有所不同,后期除个别品种外,都因病绝产。1990年露地的试材不使病毒病重而且软腐病也较重。 总的看未,两年试验结果是一致的,网棚比露地结球的材料多、结球率高、病害轻和产量高。品种间结球率、产量以及抗病性都有差异。 二、温度与光照强度及空气湿度 (一)温度据1990年7月中旬~9月上旬网棚与露地温度的调查,露地平均气温28.5~33oC,最高气温37.5~42.soC】网棚平均气温28~33.soC,最高气温37.5~41CC(详见图1)。经t测验网棚与露地之间的温度无显著差异。 (二)光照强度199O年8月上旬~9月上旬的光照强度测定结果网棚为11 727.5~31 149lX,露地是23 467.3~57 012lX(见表3)。 t测验结果,露地的光照强度远远高于网棚,差异显著。 (M)空气相对湿度据测定1990年7月中旬~9月上旬的空气相对湿度,露地平均温度为 56q0~ 70qo,最低相对湿度 20q0~46. 7 qol网棚平均空气相对湿度是69畅~78锯,最低相对湿度38畅~58锯(详见图幻。经t测验,网棚与露地差异显著,网棚比露地湿度大。 三、叶绿素含量及叶片的茸毛 (一)叶绿素的含量 t测验的结果表明叶绿素含量除不同品种之间有差异外,相同品种栽种在网棚与露地上叶绿素含量也产生极显著的差异,露地比网棚高。 (二)叶片的茸毛在1989年的材料中,叶片无茸毛的品种有5个,10个品种少毛或多毛。在网棚调查的结果看,不管叶上有毛或无毛都表现出结球率高,病害轻和产量高。1990年18个试材中6个无茸毛,12个有毛,在网棚同样表现良好,两年的结果一致。(下转56页)(上接3S页) 结果讨论 一、大白菜生态型与耐热性的关系 试材中的结球率、抗病性及产量表明,大白菜品种之间有差异,北京的品种如1990年的Sn—1、Sn—2、Sll—3以及CKI、CKZ,1989年的CKI、CK。表现耐热、耐较低的空气湿度及较强的光照,无论在网棚或露地都能结球,较抗病。来自台湾、日本、朝鲜的品种在网棚表现好而在露地则病害重,无产量。以上看出,大白菜因品种类型及地理分布不同而表现出耐热性的差异,这种差异是由于它们长期处于不同生态环境而形成的。北京品种对北京较高的温度、较强的日照强度及较低的空气湿度能较好地适应。各地弓!种时要注意大白菜的生态型才能得到较好的结果。 二、大囱莱的耐热性除与温度有关外还与空气湿度及先照强度有关 试验结果看出大多数品种在网棚与露地表现不同,网棚比露地结球率高、病害轻、产量高。这与其条件的差异有关,网棚与露地温度无显著差异,都超过大白菜生长及结球的适宜温度,而光照强度和空气湿度差异显著,网棚比露地光照强度低,空气湿度大。说明大白菜的耐热性除温度外还与空气湿度及光照强度有关。某些品种在高温的条件下,更适宜于较低的光照强度和较高的空气湿度。 三、大白菜耐热性与叶绿素含量和叶片茸毛的关系 据试验结果看出大白菜耐热性与叶绿素含量、叶色深浅无关。不管叶色的深浅,叶绿素含量的多少,高温下在网棚中都能结球。 叶片上茸毛的有无与耐热性无关,两年试验的材料不论茸毛的有无,在高温下网棚中都能结球、病害轻。部分大白菜品种耐热性鉴定@陈广$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 100081 @段建雄$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 100081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早中熟大白菜新品种北京改良67号的选育
作者:余阳俊;陈广;徐家炳;张凤兰;孙继志;赵岫云;张德双
关键词:
-
早中熟桔红心大白菜新品种北京桔红2号
作者:余阳俊;陈广;徐家炳;张凤兰;孙继志;赵岫云;张德双
关键词:
-
早中熟大白菜新品种北京改良的选育
作者:余阳俊;陈广;徐家炳;张凤兰;孙继志;赵岫云;张德双
关键词:选育过程;秋大白菜;改良;北京;中熟;新品种;自交不亲和系;自然杂交;自交分离;抗病毒病
-
早中熟大白菜新品种北京改良67号的选育
作者:余阳俊;陈广;徐家炳;张凤兰;孙继志;赵岫云;张德双
关键词:秋大白菜;北京改良67号;一代杂种
-
春大白菜新品种京春99的选育
作者:余阳俊;陈广;徐家炳;张凤兰;孙继志;赵岫云;张德双
关键词:大白菜;京春99;一代杂种
-
早中熟桔红心大白菜新品种‘北京桔红2号’
作者:余阳俊;陈广;徐家炳;张凤兰;孙继志;赵岫云;张德双
关键词:大白菜;品种;桔红色
-
大白菜室内苗期耐抽薹鉴定方法
作者:余阳俊;赵岫云;徐家炳;陈广;张德双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