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草莓品种无菌苗增殖及不定芽诱导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立磊 1 ; 李桂荣 2 ; 张浩 2 ; 金万梅 3 ;

作者机构: 1.河南科技学院园艺园林学院;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

2.;河南科技学院园艺园林学院;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

3.;河南科技学院园艺园林学院;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

关键词: 草莓;无菌苗;增殖培养;不定芽诱导

期刊名称: 西北林学院学报

ISSN: 1001-7461

年卷期: 2018 年 02 期

页码: 134-138+17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4个不同草莓品种的无菌苗,研究基因型和继代时间对增殖倍数的影响,同时对获得的无菌苗采用叶片和叶柄2个部位的材料,接种到不同培养基上进行培养,获得了大量的不定芽。结果表明,1)红颜草莓增殖倍数最高,为7.767,其生根数也最多,达11.1个,随着继代天数的增加,增殖倍数增加。培养过程中红颜和章姬不易产生愈伤组织,伸展的叶片正常,红颜叶大而平展,绿色,叶厚,说明增殖过程中愈伤组织的产生不利于根及叶片等其他器官的发育生长。2)不定芽诱导时,4个品种中叶片再生率均高于叶柄,其中红颜叶片的再生率最高,达到80.40%,每叶片外植体平均再生不定芽数达3.65个,最适宜不定芽诱导的培养基为R2(MS+3.0mg·L~(-1) BA+0.1mg·L~(-1) 2.4-D+6g·L~(-1)琼脂+30g·L~(-1)蔗糖)。

  • 相关文献

[1]菘蓝组培再生体系的建立. 李志亮,叶嘉,邢浩春,王玉文,焦云红,胡亚新,黄丛林. 2016

[2]卫矛属植物组织培养无菌苗的方法研究. 吴琰,郭宝林,鲁韧强,金万梅. 2007

[3]草莓和土壤中啶酰菌胺残留量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陈莉,贾春虹,贺敏,余苹中,赵尔成,朱晓丹. 2009

[4]草莓呼吸特性与发酵阈值研究. 侯玉茹,王宝刚,李文生,周家华,常虹. 2019

[5]二倍体草莓‘Ruegen’再生体系的建立. 乔瑞琪,金万梅,沈元月. 2018

[6]草莓三维形态几何建模与真实感绘制. 赵丽丽,温维亮,郭新宇,陆声链,肖伯祥,吴升. 2011

[7]我国12个地区草莓叶螨种类分子鉴定及遗传多样性. 曹利军,周晓怡,宫亚军,魏书军. 2018

[8]适宜冻干脆片加工的草莓品种筛选. 郑丽静,王宝刚,晋彭辉,安菲,韦强,王福东,武冬雪,张松阳,满杰. 2018

[9]针对草莓采后问题的关键技术措施. 李文生,王宝刚,王云香,周家华,常虹. 2019

[10]北京市草莓生产的问题与对策. 张天琪,任荣,徐成响,王瑶,李小丰,王丽娜. 2011

[11]温度波动对草莓贮藏和货架期品质的影响. 李珊,朱毅,傅达奇,朱本忠,左进华,罗云波. 2013

[12]改进YOLOv4的温室环境下草莓生育期识别方法. 龙洁花,郭文忠,林森,文朝武,张宇,赵春江. 2021

[13]基于叶片元素的配方施肥对草莓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石琨,滑昕,张运涛,王桂霞,钟传飞,董静,常琳琳,孙瑞. 2017

[14]硫酸铵或尿素代替硝酸铵的MS培养基对苹果、草莓和葡萄组培苗继代的效应. 王媛花,齐娟红,范艳珍,金万梅. 2009

[15]利用气调箱保鲜草莓的研究. 李文生,王宝刚,冯晓元,刘文武,郭振忠,杨军军. 2009

[16]四氟醚唑在草莓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研究. 戴荣彩,陈莉,夏福利,陈家梅,余苹中. 2005

[17]粉红色草莓新品种‘粉红公主’. 常琳琳,董静,钟传飞,张宏力,隗永青,孙健,孙瑞,石琨,王桂霞,张运涛. 2017

[18]草莓中氟啶虫胺腈及其代谢物降解规律及风险评估. 王贵民,王欣然,刘庆菊,韩平,谭辉华. 2023

[19]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草莓中鞣花酸. 杨媛,石磊,杨军军,张莹莹,张开春. 2016

[20]草莓新品种天香的选育. 王桂霞,张运涛,董静,钟传飞,王丽娜,常琳琳.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