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土壤深度禾谷孢囊线虫的孵化特点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秀花 1 ; 马娟 2 ; 高波 2 ; 王容燕 2 ; 陈书龙 3 ;

作者机构: 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河北省农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华北北部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

2.;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河北省农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华北北部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

3.;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河北省农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华北北部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小麦孢囊线虫;土层深度;孵化率

期刊名称: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000-1573

年卷期: 2018 年 01 期

页码: 70-7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明确小麦孢囊线虫在不同土壤深度的孵化特点,于2011年6月30日将田间分离的新鲜孢囊分别置于地下10cm、20cm和30cm土壤深度,同时利用自动温度记录仪测量相应土壤深度的温度变化,每周或两周检测1次孢囊孵化数量,连续检测3年。结果表明,在自然环境下孢囊主要在试验第二年的3-4月份孵化。在第2年3月份不同土壤深度中的孢囊孵化率具有显著差异。在3月31日地下10cm、20cm和30cm土壤中的孢囊孵化率依次为83.45%,61.92%和48.64%,三者之间具有显著差异。到4月上旬,地下10cm土壤中的孢囊孵化率高达92.45%,显著高于其他土壤深度中的孢囊孵化率,而地下20cm和30cm土壤中的孢囊孵化率分别为82.54%和81.04%,二者之间无显著差异。在试验第一年结束(6月17日)地下10cm、20cm和30cm土壤中的孢囊孵化率依次为95.22%、92.59%和94.82%,三者之间无显著差异。之后2年,孢囊持续孵化,但孵化数量很少。在试验结束时,孢囊内还有1.66%~2.45%的卵尚未孵化。说明当年形成的孢囊,其孵化主要发生在莅年的3-4月份,而且在早春,孢囊处于土壤深度越深,孵化率越低。

  • 相关文献

[1]燕麦孢囊线虫在河北冬麦区的种群动态. 李秀花,马娟,高波,王容燕,陈书龙. 2013

[2]河北省小麦孢囊线虫种类鉴定. 马娟,李秀花,于海滨,陈书龙.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