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河北省梨树褐斑病菌对苯醚甲环唑的敏感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毕秋艳 1 ; 赵建江 1 ; 马爱红 1 ; 路粉 1 ; 吴杰 1 ; 王文桥 1 ; 韩秀英 1 ;

作者机构: 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河北省农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华北北部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河北省;梨树褐斑病菌;苯醚甲环唑;增效组合;敏感性基线

期刊名称: 植物病理学报

ISSN: 0412-0914

年卷期: 2019 年 49 卷 06 期

页码: 818-82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明确河北省梨树褐斑病菌(Septoria piricola Desm)对苯醚甲环唑的敏感性,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苯醚甲环唑对从该省11个地市分离的133株菌株的毒力,通过方差及聚类分析法对测定结果进行了分析,并分别研究了苯醚甲环唑与双胍三辛烷基苯磺酸盐、吡唑醚菌酯、戊唑醇敏感性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梨树褐斑病菌对苯醚甲环唑菌丝生长的最低抑制浓度为3μg·mL~(-1);供试133株菌株对苯醚甲环唑的EC_(50)范围在0.032 2~1.882 2μg·mL~(-1)之间,平均EC_(50)为(0.488 8±0.003 9)μg·mL~(-1);敏感性频率分布图显示,病菌群体中存在着对苯醚甲环唑敏感性较低的亚群体,但81.95%供试菌株敏感性频率呈正态分布,将此部分菌株的EC_(50)平均值为(0.319 3±0.001 8)μg·mL~(-1)作为梨树褐斑病菌对苯醚甲环唑的敏感性基线。方差分析及聚类结果均显示,不同县市内的菌株对苯醚甲环唑EC_(50)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比为1.7~7.5;各县市的菌株对苯醚甲环唑敏感性不同,苯醚甲环唑EC_(50)平均值变化范围在0.207 4~0.961 2 g·mL~(-1)之间,最大值是最小值的4.6倍;梨树褐斑病菌对苯醚甲环唑的敏感性与其对双胍三辛烷基苯磺酸盐、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之间无明显相关性,与戊唑醇的敏感性之间存在相关性,苯醚甲环唑与双胍三辛烷基苯磺酸盐、苯醚甲环唑与吡唑醚菌酯可以复配使用。表明河北省梨树褐斑病菌群体中尽管存在着敏感性较低的亚群体,但可通过药剂复配进行防控。

  • 相关文献

[1]河北省杂交棉育种研究进展与方向. 王国印,李妙. 2002

[2]河北省棉花种质资源研究进展及发展方向. 郭娴,张寒霜,赵俊丽,王永强. 2010

[3]2014年河北省中南部设施葡萄发展现状. 赵艳卓,褚凤杰,杨丽丽,陈展,牛帅科,孙聪伟. 2015

[4]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对苯醚甲环唑防治黄瓜白粉病的增效作用. Meng Run-jie,孟润杰,Wang Wen-qiao. 2010

[5]苯醚甲环唑与甲基硫菌灵混配对梨黑星病菌的联合毒力及田间防效. Zhao Jianjiang,赵建江,Wang Wenqiao,王文桥,Ma Zhijiang,马志强,Han Xiuying. 2016

[6]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对苯醚甲环唑的敏感性及其对不同杀菌剂的交互抗药性. 赵建江,韩秀英,张小风,马志强,王文桥. 2010

[7]苯醚甲环唑和丙环唑对黄淮海夏玉米区主要叶斑病的防治效果. 郭宁,马井玉,张海剑,石洁,李坡,孙华. 2017

[8]吡唑醚菌酯与苯醚甲环唑混合物对茄链格孢的联合毒力及其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范子耀,王文桥,孟润杰,韩秀英,张小风,马志强,刘颖超. 2011

[9]河北省地方水(陆)稻品种抗性的研究. 闫志利,张启星,刘国庆,王永新,王秀萍,刘亚琴,孙宇. 1999

[10]河北省蔬菜产业成本效益现状分析. 董景湘,耿记申,蔡海燕. 2017

[11]河北省粮食生产与水资源供需研究. 王慧军,李科江,马俊永,李英杰. 2013

[12]河北省太行丘陵区农业发展战略刍议. 王兴国. 1983

[13]一九八一年度农业科研成果简报. 马万福. 1982

[14]河北省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倾向分析(英文). 刘猛,王桂荣,王慧军. 2009

[15]河北省农业节水技术应用现状探究. 刘晓敏,吕丽华. 2011

[16]河北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及问题分析. 陈保华. 2008

[17]偏远贫困山区扶贫开发之研究——以河北省隆化县红山子村为例. 杨贵明. 2005

[18]提高河北省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对策. 廖宝红,郝企信,孙世刚. 2010

[19]河北省农业科技信息传播障碍因子分析. 郑彦平,牛细婷,许皓月,李军英,杨兰伟,刘彦敏,于春池. 2010

[20]河北省食品产业主要原料产品优势分析与评价. 许皓月,阎立波,李敏,岳增良.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