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杨新华 1 ; 杨今后 1 ;
作者机构: 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
关键词: 桑树;品种;过氧化物同工酶;淀粉凝胶电泳
期刊名称: 蚕业科学
ISSN: 0257-4799
年卷期: 1988 年 04 期
页码: 194-197
摘要: 用淀粉凝胶作支持物的平板电泳法,以叶、芽和茎皮为材料作桑若干品种的过氧化物同工酶分析。结果,其同工酶谱在同一品种不同器官间表现出不同,而同一品种同一器官在不同植株间则无差异;用作分析的材料以芽最好,经本方法同工酶分析鉴定,R81—1和R81—2是以新一之漱为亲本的遗传性变异的突变体。在桑同工酶分析研究上,用淀粉凝胶作支持物的平板电泳法比以往采用的聚丙烯酰胺法要好,不仅表现在效果好、成本低,而且在正负两极的凝胶板上均能显现出酶带,一次电泳还能分析好几种同工酶。
- 相关文献
[1]桑树新品种农桑12号农桑14号的育成初报. 林寿康,计东风,沈国新,吴云翔,吕志强,沈永康,马秀康,史兴华,杨樾,吴天林. 1997
[2]桑树新品种农桑10号的育成. 计东风,林寿康,吴云翔,吕志强,王丕承,周金钱,周勤. 1997
[3]桑树新品种'强桑5号'的育成. 林天宝,魏佳,刘培刚,刘岩,潘美良,马焕艳,冯世民,章恩婷,朱燕,叶伟清,兰丽盼,计东风,吕志强. 2024
[4]双季茭白新品种龙茭2号耐寒性的室内评价. 何月平,张珏锋,陈列忠,俞晓平,陈建明. 2010
[5]优质与高效是桑学科研究的主攻目标. 杨新华,杨今后,吕志强,沈国新. 1999
[6]高产优质市效桑树品种的选育经验. 林寿康,计东风. 1999
[7]桑树轻型改获及其配套技术的研究:Ⅰ.湖桑全年三次等量条桑收获技术. 沈国新,厉水泉. 1997
[8]桑树新品种农桑12号、农桑14号的鉴定成绩与栽培技术. 吕志强,沈国新,周勤. 2000
[9]桑树应用“百禾福”有机复合肥的效果研究. 沈国新,吕志强,柴晓玲,陶华西,裘伯挺. 2001
[10]桑简易硬枝扦插育苗技术要点. 王丕承,杨新华. 1990
[11]重度干旱对3种桑树生物量及其生理生化影响的机理探索. 郑俊明,吕志强,孙志鸿. 2018
[12]一种注射桑树冬芽转化方法的初探. 林天宝,刘岩,计东风,朱燕,魏佳,吕志强. 2018
[13]桑树断枝病病原菌研究. 柴晓玲,周水良,沈国新,柴荣耀,周金钱,周勤,陈芳明,沈增兴. 1997
[14]淳安县桑园贝母立体栽培模式研究. 霍进喜,朱俭勋,钟石,孙雨晴,胡桂燕,李有贵. 2020
[15]桑种质资源耐剪伐性能的研究及其鉴定指标初探. 沈国新,楼程富,吕志强,柴晓玲,周勤,钱文春,洪颖莉,金勤生. 2002
[16]桑树多倍体及其育种研究述评. 杨今后,杨新华,骆承军. 1992
[17]桑树AKR2A伴侣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分析. 刘岩,沈国新,计东风,朱燕,林天宝,吕志强. 2015
[18]桑树雄花茶的加工工艺研发与品质初探. 刘培刚,朱燕,林天宝,陈巧姑,陶俊华,许自龙,吕志强,魏佳. 2022
[19]广西河池桑树黄化的成因及对策. 朱波,廖先谋,朱方容,计东风,林强. 2013
[20]果桑品种“大10”的引种与栽培. 杨今后,杨新华,郭文军,陈乐阳,朱敏华,叶正酶. 200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丝绸之路上的一颗星星-纪念《蚕桑通报》创刊70周年
作者:杨今后
关键词:蚕丝业;丝绸之路;蚕桑通报;科技期刊;发展历程
-
桑树四倍体品种团桑11号的选育
作者:张正国;陈祥平;范小敏;杨今后;冯永德;柯皓天;吕银
关键词:桑树品种;团桑11号;四倍体;化学诱导;系统选育;高产;抗逆
-
桑树新品种强桑1号、强桑2号的区试成绩与栽培技术
作者:林天宝;吕志强;朱燕;杨今后;周勤
关键词:桑树新品种;强桑1、2号;区试成绩;栽培技术
-
人工四倍体桑树新品种强桑2号的育成
作者:吕志强;杨今后;计东风;杨新华;张正国
关键词:桑树品种;强桑2号;四倍体;化学诱导;丰产;抗逆
-
涪陵蚕区的氟化物污染现状与蚕业发展对策
作者:朱俭勋;孙波;杨今后;吴文铂;林天宝
关键词:蚕业;氟化物污染;污染治理
-
重庆市涪陵区桑树的夏伐试验与调查
作者:孙波;朱俭勋;杨今后
关键词:重庆涪陵地区;桑树栽培;夏伐试验;布局调整
-
改进栽培与繁殖技术 加速良种丰田桑推广
作者:孙波;朱俭勋;吴文铂;张宗友;夏吉平;杨今后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