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红小豆生物技术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高义平 1 ; 董福双 1 ; 王海波 1 ;

作者机构: 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遗传研究所植物转基因中心

关键词: 红小豆;种质资源;遗传图谱;基因克隆;组织培养

期刊名称: 生物技术通报

ISSN: 1002-5464

年卷期: 2013 年 0 卷 03 期

页码: 10-1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红小豆是一种重要的杂粮作物,其生物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正逐步深入。从DNA水平和细胞水平对红小豆的生物技术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包括红小豆种质资源的分子鉴定、遗传图谱构建、基因的克隆与转化、组织培养研究等方面,并提出目前尚待研究的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

  • 相关文献

[1]河北板栗、金丝小枣和红小豆品质气候与品质预报. 樊志和,王占武,邢树本,王静勤,李风书,韩万禄,王丹. 1992

[2]红小豆新品种冀红9218的选育. 田静,范宝杰,张晓伟. 2004

[3]冀豆12遗传图谱初步构建. 张玥颖,刘兵强,刘立伟,闫龙. 2009

[4]苹果SLAF图谱构建及果锈基因QTL分析. 张朝红,陈东玫,杨凤秋,赵同生,李扬,赵国栋,赵永波. 2019

[5]基于SSR标记初步定位小豆驯化相关性状QTL. 贾龙,罗高玲,陈燕华,王素华,陈红霖,刘长友,杜吉到,王丽侠. 2023

[6]谷子分子标记与功能基因组研究进展. 李志江,刁现民. 2009

[7]DNA分子标记技术在葡萄砧木改良上的应用. 韩斌,刘长江,袁军伟,马爱红,郭紫娟,赵胜建. 2014

[8]大豆公共遗传图谱C1连锁群SSR标记空白区段的填补. 雷雅坤,闫龙,杨春燕,宋晓昆,张孟臣,黄占景. 2012

[9]花生根系性状的遗传解析及QTL定位. 董海通,胡朋举,郭颂,张雪燕,杨永庆,张瑞芳,王瑾. 2024

[10]基于RAPD标记的中国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遗传连锁图构建. 韩继成,孔德军,王广鹏,刘庆香,张新忠. 2005

[11]谷子生物技术研究进展. 刁现民. 2004

[12]薄荷的快速繁殖与栽培技术的研究. 马春红,陈霞,翟彩霞,郭秀林,崔四平,李广敏. 2004

[13]有髯鸢尾“常春黄”的组织培养及快速繁殖. 张翼飞,杨俊梅. 2009

[14]谷子生物技术研究成果与未来方向. 刁现民. 2005

[15]糜子愈伤诱导及再分化最适条件研究. 王春芳,刘晶晶,李伟,栾素荣,史慎奎,刘国庆. 2020

[16]八棱海棠耐盐株组培方法及其后代的耐盐性研究. 胡爱双,吴雅琴,程和禾,张小栋,李凯超,孙宇,王文成. 2020

[17]基于时效性分析的草莓种苗脱病毒技术. 吴永杰,李玉生,陈龙,吴雅琴,程和禾,赵艳华. 2020

[18]基因型和培养基对小麦幼胚离体培养的影响. 崔海瑞,方仁,程增书. 1991

[19]影响桑树茎尖组培快繁效率的关键因素. 魏景芳,包书丰,葛亚新,王淳,武玉璧,张进献. 1993

[20]生菜生物技术育种研究进展. 付雅丽,牛瑞生,樊建英,赵璇,王虎,刘铁铮.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