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雪莲 1 ; 王学霞 2 ; 金强 1 ; 杜晓玉 1 ; 刘自飞 1 ; 张梦佳 1 ; 赵青春 1 ; 廖洪 1 ; 于跃跃 1 ; 刘彬 1 ; 张新刚 1 ; 崔同华 3 ; 张海伶 3 ; 文方芳 1 ;
作者机构: 1.北京市土肥工作站
2.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研究所
3.平谷区农业技术推广站
关键词: 控释掺混肥;脲酶;氮转化功能基因;硝酸盐淋溶
期刊名称: 环境科学学报
ISSN: 0253-2468
年卷期: 2022 年 42 卷 002 期
页码: 42-5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西蓝花为对象,研究了露地菜田不同施肥方式下土壤氮转化酶、氮转化功能基因及氮吸收量的差异,监测了西蓝花生育期内不同时期0~100 cm 土壤硝态氮含量动态变化.结果表明:①施氮处理(CF、CU80%和CU60%)土壤脲酶活性是缺氮处理(PK)的1.78~3.11倍,差异显著(p<0.05),并且其AOA、AOB、nirS、nirK和nosZ丰度分别较PK处理分别增加了26.35%~50.98%、57.69%~126.73%、50.76%~120.79%、31.41%~118.07%和39.45%~282.95%.减氮20%控释掺混肥一次性底施处理(CU80%和CU60%)与传统底追结合施肥处理(CF)之间的脲酶活性和氮转化功能基因丰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②不同施肥处理植株全氮含量和吸氮量无显著差异(p>0.05).③与CF处理相比,CU80%处理提高了0~20cm土壤硝态氮供应,其含量是CF处理的1.97~15.22倍.④试验开始后第31 d,施肥、灌溉和降雨导致试验地块40~60 cm和60~80 cm土壤硝态氮平均含量分别增加到种植前的3.37倍和7.33倍,且80~100 cm 土壤硝态氮含量高达23.22 mg·kg-1.西蓝花采收后,试验区各土层硝态氮平均含量均降到8mg·kg-1以下,表明西蓝花种植期间发生了明显的硝酸盐淋溶.⑤追肥、灌溉和降雨导致CF处理40~60、60~80和80~100cm土壤硝态氮含量分别增加到55.98、51.69和36.04 mg·kg-1,而CU80%处理相应土层的硝态氮含量分别仅为CF处理的5.91%、18.61%和26.69%.综上结果表明,减氮20%控释掺混肥一次性底施(CU80%)在满足土壤氮转化、耕层氮供应和作物吸氮的前提下,有效削减了硝态氮淋溶,显著降低了农田面源污染.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控释掺混肥对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产量、氮肥利用效率及氨挥发的影响
作者:曹兵;高玮;李洪杰;杜梦扬;王学霞;陈延华;倪小会;赵萌;谷佳林;董淑祺;李子双
关键词:冬小麦-夏玉米轮作;控释掺混肥;一次性基施;氨挥发;产量;氮肥利用效率;经济效益
-
基于文献计量的全球生物降解地膜研究进展与热点分析
作者:巩文雯;王甲辰;董文涛;周继华;赵海康;王学霞;梁刚;陆安祥
关键词:生物降解地膜;文献计量;Web of Science;农业;生态环境
-
天然产物对动物繁殖影响研究进展
作者:刘彬;刘彦;郑琛;冯涛
关键词:天然产物;繁殖;精子发生;卵泡发育;抗氧化
-
控释掺混肥对麦玉轮作体系农田温室气体排放和硝态氮残留的影响
作者:曹兵;高玮;李洪杰;王学霞;王玉霞;周晓琳;陈延华;倪小会;赵萌;董淑祺;邹国元;李子双
关键词:产量;温室气体;排放;冬小麦-夏玉米轮作;控释掺混肥;硝态氮残留
-
种肥混播对夏玉米产量、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作者:李子双;高玮;李洪杰;周晓琳;王学霞;杜梦扬;陈延华;王玉霞;倪小会;王薇;邹国元;曹兵
关键词:夏玉米;控释肥;氮肥利用效率;酶活性;微生物功能基因
-
氨基葡萄糖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刘彬;刘彦;郑琛;冯涛
关键词:氨基葡萄糖;断奶仔猪;生长性能;抗氧化;免疫;血清生化
-
控释掺混肥对麦玉轮作体系作物产量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作者:高玮;王学霞;谢建治;陈延华;倪小会;王甲辰;董艳芳;李子双;曹兵
关键词:麦玉轮作体系;产量;控释掺混肥;氮肥利用效率;温室气体排放;全球增温潜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