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栽培因子对大豆生长发育及群体产量的影响 Ⅱ.肥水、生长调控措施对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赵双进 1 ; 张孟臣 1 ; 杨春燕 1 ; 王文秀 1 ;

作者机构: 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夏大豆;肥水;调控措施;产量

期刊名称: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ISSN: 1007-9084

年卷期: 2003 年 25 卷 02 期

页码: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研究了影响大豆产量的栽培因子———肥水、化控、化调、掐顶对大豆器官的生长发育和养分(NPK)吸收、生化指标、株型性状和群体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苗期肥水促进中期中部器官(叶、柄、茎节)的生长,花期肥水促进中后期上部器官(叶、柄、茎节)的生长;不同时期追施氮肥、磷肥,显著促进大豆相应生长中心器官对养分的吸收,追施氮肥不仅氮素含量增加,还有"以氮促磷"、"以氮促钾"的作用,并呈现出随着追肥期的推迟籽粒蛋白质含量增加的趋势;夏大豆最佳追肥时期是初花至花后10d,比对照增产15.6%~24.2%。多效唑化控,株高降低,叶片变小,籽粒产量有增有减。试验6种生长调节剂,"华孚"增产显著,增产5.8%。

  • 相关文献

[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科技人员的素质构成及人才调控措施. 张凤莲,刘振宇. 2006

[2]热应激对畜禽的影响及措施调控. 张峰,马书林,王昆,王学清,吴占军,李魁英,刘小虎,张新同. 2009

[3]菠菜吸收累积重金属铜、锌、铅和镉的特征及调控措施研究. 茹淑华,张国印,王凌,耿暖,孙世友. 2012

[4]河北省滨海平原区生态安全的调控措施与对策. 李敏,王军,王桂荣,李志宏. 2008

[5]夏大豆产量相关根系性状及QTL定位. 刘莹,张孟臣. 2010

[6]夏大豆籽粒成熟期根叶衰老特性的研究. 刘莹,张孟臣,杨春燕. 2010

[7]冀南地区不同产量类型夏大豆根系空间分布变化. 刘莹,张孟臣,杨春燕. 2010

[8]夏大豆重组自交系群体籽粒蛋白质含量超亲分离的遗传解析. 曹永策,杨春燕,赵团结,张孟臣. 2019

[9]河北省抗旱高产夏大豆品种筛选. 李占军,李敏,金素娟,王玉岭. 2011

[10]栽培因子对大豆生长发育及群体产量的影响——Ⅰ .播期、密度、行株距 (配置方式 )对产量的影响. 赵双进,张孟臣,杨春燕,王文秀. 2002

[11]冀南地区不同产量类型夏大豆根系性状的研究. 刘莹,肖付明,张孟臣. 2009

[12]夏大豆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相关与选择. 杨春燕,张孟臣,王文秀,赵双进. 2001

[13]夏大豆丰产增效技术研究. 曹金锋,赵双进,王茹芳,卢思慧,高广居. 2008

[14]夏大豆品种高产特性研究. 赵双进,赵鑫,唐晓东,张继宗,徐有,冯燕,张孟臣. 2013

[15]75%嗪草酮水分散粒剂对夏大豆田阔叶草的防除效果及其安全性. 祁志尊,申贝贝,刘朝芳,黄冀南,刘小民,郭鑫丽,张双应,梅凤月,王建平. 2023

[16]夏大豆高产栽培技术的正交试验研究. 曹金锋,赵双进,高广居,陈桂林,王茹芳,卢思慧. 2009

[17]水分胁迫对不同基因型夏大豆冠层发育及耗水量的影响. 董志强,贾秀领,张丽华,马瑞昆,姚艳荣,赵双进,张孟臣. 2009

[18]不同覆盖方式和灌水量对甘蓝生长、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李娟,范凤翠,石玉芳,李志宏,高丽红,刘胜尧. 2010

[19]四种除草剂对大豆安全性研究. 樊翠芹,李香菊,王贵启,李秉华,苏立军. 2004

[20]鸭梨花粉直感效应及其机制研究. 陈景顺,宋金耀,董存田,刘全国,张新生. 199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