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湖滨林草复合缓冲带对泥沙和氮磷的拦截效果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卜晓莉 1 ; 王利民 2 ; 薛建辉 3 ;

作者机构: 1.南京林业大学理学院

2.南京林业大学江苏省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

3.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关键词: 杨树-草复合缓冲带;林分密度;地表径流;泥沙;氮磷

期刊名称: 水土保持学报

ISSN: 1009-2242

年卷期: 2015 年 29 卷 04 期

页码: 32-3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通过田间试验设置3种林分密度的杨树-草复合缓冲带,即杨树株行距分别为:2 m×5 m(T1)、4m×5m(T2)、6m×5m(T3),研究了不同林分密度杨树-草复合缓冲带在自然降雨条件下对地表径流中泥沙和氮磷的拦截效果。结果表明,杨树-草复合缓冲带能显著减少地表径流量以及泥沙和氮磷的径流流失通量,且流失通量随林分密度的增加而减少;林冠截留量随林分密度的增加而增大;缓冲带减少了47.1%~58.7%的地表径流量,拦截了径流中74.4%~86.3%的泥沙,54.5%~68.1%的总氮和62.3%~77.5%的总磷;缓冲带T1对径流中泥沙和颗粒态氮磷的截留效率明显高于缓冲带T2和T3,而对径流中NH4+-N、NO3--N和PO43--P的截留效率与缓冲带T2相比差异不显著;降雨强度对缓冲带截留效率的影响要比降雨量大。这表明缓冲带植被栽植密度对其截留效率的影响与污染物的类型和形态有关,即对泥沙和颗粒态氮磷的影响要大于对可溶态氮磷的影响,且林分密度对缓冲带截留效率的影响主要归因于林冠的截留作用。

  • 相关文献

[1]茶园集中开发区水土流失特征研究——以槐植卡口站为例. 王义祥,杨冬雪,张燕,林金沟,李翠萍,陈锦辉. 2016

[2]不同施肥模式对蔬菜产量、硝酸盐含量及菜地氮磷流失的影响. 黄东风,王果,李卫华,邱孝煊. 2008

[3]水肥管理措施与稻田氮磷面源污染评估. 黄东风,李卫华,王利民,林新坚,范平,邱孝煊. 2014

[4]菜-稻轮作对菜田氮、磷利用特性和富集状况的影响. 章明清,李娟,孔庆波,姚宝全,陈燕花. 2013

[5]不同施肥模式对菜稻轮作产量和菜田氮磷平衡的影响. 李娟,章明清,孔庆波. 2016

[6]不同水肥耦合下双季稻氮磷吸收、利用与流失差异. 王利民,黄东风,张秉涯,潘住财. 2022

[7]不同垦殖方式下茶园土壤有机碳的流失特征研究. 王义祥,罗旭辉,叶菁,应朝阳,翁伯琦.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