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作物产量构成因素及其他性状与产量性状通径分析方法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存良 1 ; 殷毓芬 1 ; 吴祥云 1 ; 陈淑琴 2 ;

作者机构: 1.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2.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通径分析;农作物;产量构成因素;性状

期刊名称: 华北农学报

ISSN: 1000-7091

年卷期: 1994 年 9 卷 S1 期

页码: 83-8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许多学者关于产量构成因素及其他性状对产量的通径分析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的分析,明确了农作物产量由产量构成因素决定,理论上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的决定度为100%。产量构成因素是影响产量的直接性状,而其他通过产量构成因素间接影响产量的性状为间接性状。间接性状不存在对产量的直接作用,只能通过产量构成因素间接影响农作物产量。

  • 相关文献

[1]草莓单株产量的主要影响因素相关分析及通径分析. YANG Li,杨莉,YANG Lei,杨雷. 2009

[2]气候条件对河北低平原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李月英,柳斌辉,牛英洁,王霞,张歆婕,栗雨勤. 2009

[3]播期与种植密度对冬小麦新品种衡麦26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孟祥海,乔文臣,赵明辉,李丁,孙书娈,李强,鲁关立. 2020

[4]播期和密度对冬小麦杂交种衡杂102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乔文臣,赵明辉,李丁,李会敏,孙书娈,孟祥海,魏建伟,李强,赵凤梧,Pavol Hauptvogel,Edita Gregova,Daniela Benedikova. 2016

[5]衡观35小麦丰产稳产性分析及增产途径探讨. 孟祥海,陈秀敏,乔文臣,孙书娈,魏建伟,李丁. 2010

[6]河北省杂交棉产量构成因素研究. 唐丽媛,江振兴,刘存敬,田海燕,迟吉娜,崔瑞敏,张建宏,张香云. 2016

[7]播期和种植密度对节水高产型冬小麦新品种衡216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李丁,李强,孟祥海,乔文臣,赵明辉,孙书娈,李会敏,赵凤梧. 2017

[8]播期和种植密度对冬小麦新品种衡4399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影响. 李丁,魏建伟,乔文臣,孟祥海,李强,赵明辉,李会敏,孙书娈,赵凤梧. 2016

[9]冀东稻区水稻高产栽培的技术路线与对策. 王文成,杜卫军,王淑芬,杨建军,常青. 2007

[10]农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张梅申,岳增良. 2003

[11]作物抗旱指数的概念和统计方法. 兰巨生,胡福顺,张景瑞. 1990

[12]激光在农作物遗传育种上的应用. 李玉花,张新忠. 1992

[13]转基因技术与农业发展. 宋小青,刘颖慧,魏会平,董志平. 2015

[14]雾霾天气对农作物的影响因素研究. 吕孟雨,李晓煜,董福双,周硕. 2016

[15]增强农作物有害生物监测预警技术支撑能力 推进现代测报体系科学发展. 刘莉,张文英,张振波,高军,张丽,孙彦敏,李秀芹,张连生,张晓. 2014

[16]鹿泉区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收集与统计分析. 牛雪婧,郄彦敏,刘素娟,刘志芳,孙娟,王新栋,王丽娜,耿立格. 2023

[17]利用无性系变异创制农作物品种资源的方法和类型. 吕孟雨,王海波. 2004

[18]河北省农作物种质资源特性评价鉴定信息系统的建立. 耿立格,李灵芝,王丽娜,于前,吉京良. 2005

[19]我国北方用于加工的黄桃品种简介. 赵同生,陈湖,于丽辰,张新生,郝保峰. 2004

[20]不同种源辣木在北方的生长及抗寒性状综合评价. 葛朝红,赵爽,师树新,李伟明,周永萍,高倩.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