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艾纳香乙酸乙酯部位抗菌活性成分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袁媛 1 ; 庞玉新 2 ; 元超 3 ;

作者机构: 1.海南大学热带农林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2.;海南大学热带农林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3.;海南大学热带农林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艾纳香;抗菌;化学成分;黄酮

期刊名称: 热带作物学报

ISSN: 1000-2561

年卷期: 2018 年 06 期

页码: 1195-119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本研究采用硅胶柱层析、ODS反相柱层析、sephadex LH-20分子筛等技术进行分离纯化艾纳香乙酸乙酯部位,共获得7个化合物。采用波谱学技术进行结构鉴定,7个化合物分别为:3,3’,5,7-四羟基-4’-甲氧基-二氢黄酮(1),7-甲氧基紫衫叶素(padmatin)(2),木犀草素-7-甲醚(3),咖啡酸(4),北美圣草素(5),槲皮素(6)和木犀草素(7)。采用96孔板倍比稀释法,对单体化合物抗细菌活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化合物2和3具有较好的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MIC值均为64μg/m L。化合物2和4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化合物2和3可作为艾纳香抗菌活性先导化合物,为相关新药研发提供依据。

  • 相关文献

[1]艾纳香中绿原酸类化学成分研究. 元超,王鸿发,胡璇,陈晓鹭,庞玉新. 2019

[2]艾纳香黄酮类物质生物合成途径分析. 夏奇峰,赵致,刘红昌,官玲亮,庞玉新. 2016

[3]艾纳香黄酮类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韦睿斌,庞玉新,杨全,吴丽芬. 2014

[4]黄奇楠生物活性和化学成分的研究. 杨锦玲,梅文莉,蔡彩虹,董文化,陈亮亮,戴好富. 2015

[5]UPLC-Q-TOF-MS~E技术快速定性艾纳香抗菌有效部位的化学成分. 元超,王鸿发,胡璇,庞玉新. 2018

[6]UPLC-Q-TOF-MSE技术快速定性艾纳香抗茵有效部位的化学成分. 元超,王鸿发,胡璇,庞玉新. 2018

[7]地菍的化学成分(英文). 杨丹,马青云,刘玉清,丁中涛,周俊,赵友兴. 2010

[8]降香化学成分研究. 焦莹莹,梅文莉,戴好富,陈惠琴,袁靖喆,曲有乐,王昊. 2022

[9]小金梅草化学成分研究(英文). 程忠泉,杨丹,马青云,刘玉清,周俊,赵友兴. 2011

[10]白木香树干中的黄酮类成分. 彭可,梅文莉,吴娇,戴好富. 2010

[11]海人树叶的成分分析及抗氧化活性研究:基于UPLC-Q-TOF-MS技术. 羊青,王茂媛,王清隆,李英英,晏小霞,王祝年. 2022

[12]不同品种芒果果肉抗氧化物质分析. 李丽,陈杰忠,谢江辉,王松标,武红霞,詹儒林. 2010

[13]两亲性壳聚糖载药纳米胶束的制备及其对灰葡萄孢菌的抗菌性能研究. 何祖宇,李普旺,杨子明,王超,刘运浩,姚金胜,宋书会,周闯. 2020

[14]壳聚糖衍生物抗菌研究进展. 权维燕,欧阳茜茜,李普旺,杨子明,李思东. 2018

[15]壳聚糖基橡胶树割面喷雾剂及其抗菌防寒效果研究. 杨子明,彭政,罗勇悦,李思东,李虹,李普旺. 2013

[16]露兜果实的抗氧化及抗菌活性研究. 李奕星,马蔚红,袁德保,郑晓燕,陈娇,李芬芳,郑丽丽,谭琳,臧小平. 2013

[17]聚合物/TiO_2抗菌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丁爱武,黄茂芳,高天明,曾宗强. 2010

[18]壳聚糖/海藻酸盐作为新型止血材料的研究进展. 王超,李普旺,李思东,敖宁建. 2016

[19]抗菌肽的生理学功能及其在养猪生产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王亚平,王慧晟,罗文,许超华,张一筝,刁新平,武洪志. 2022

[20]水杨酸/季鏻盐双改性壳聚糖抗菌保鲜剂的制备及表征. 阮湘梅,杨子明,李普旺,张怡,周闯,何祖宇,刘运浩,宋书会,王超.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