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性诱剂对鲜食玉米田草地贪夜蛾的诱捕效果及影响因子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韩海亮 1 ; 陈斌 1 ; 郑许松 2 ; 赵福成 1 ; 姚晓明 3 ; 石春华 3 ; 徐红星 2 ; 吕仲贤 2 ; 王桂跃 1 ;

作者机构: 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玉米与特色旱粮研究所

2.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

3.浙江省农业农村厅

关键词: 性诱剂;玉米田;草地贪夜蛾;诱捕器;诱捕效果;影响因子;种群监测

期刊名称: 农药学学报

ISSN: 1008-7303

年卷期: 2021 年 23 卷 005 期

页码: 930-93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通过研究诱捕器-性诱芯组合的诱集效果,及诱捕器悬挂高度、排列间距等空间分布因素对鲜食玉米田草地贪夜蛾诱捕效果的影响,明确草地贪夜蛾性诱装置最佳使用方案,为使用性信息素进行草地贪夜蛾的种群监测和防控提供技术支持.选用3种性诱芯和3种诱捕器进行配对组合,进行田间诱捕效果比较试验;使用BLB性诱芯和专用诱捕器组合进行4个诱捕器悬挂高度和3个排列间距诱捕试验,并进行草地贪夜蛾成虫种群本地周年发生动态监测.结果表明:9个组合中BLB性诱芯和专用诱捕器组合诱捕效果最好;3种诱芯平均诱蛾量无显著差异;3种诱捕器中专用诱捕器诱捕效果最佳,飞蛾通用诱捕器诱捕效果最差.4个诱捕器悬挂高度在玉米拔节期时诱蛾量无显著差异,抽雄后2.2 m处理诱蛾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诱捕器排列间距30 m处理的诱蛾量显著高于20 m和25 m的,但3个间距处理间田间草地贪夜蛾幼虫为害株率无显著差异.性诱监测发现,2020年5月中旬、6月下旬、7月下旬、9月上旬和10月中旬为成虫高峰期.草地贪夜蛾专用诱捕器搭配BLB性诱芯具有最佳诱捕效果,田间最优悬挂高度应高于玉米植株,诱捕器田间设置间距以30 m为宜.性诱适用于草地贪夜蛾的种群监测,并可作为害虫防治时的辅助手段.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