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丁洪 1 ; 王跃思 2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2.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LAPC
关键词: 黑土;小麦;玉米;大豆;反硝化;氧化亚氮
期刊名称: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ISSN: 1672-2043
年卷期: 2004 年 23 卷 02 期
页码: 323-32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在田间条件下,应用原状土柱培养-乙炔抑制法测定不同作物系统中氮肥反硝化损失和N2O排放量。结果表明,在东北黑土旱作系统中土壤氮素反硝化损失量很低不施肥条件下,小麦、玉米和大豆地反硝化损失量分别为0.42,0.48和0.79kgN·hm-2;施肥条件下为0.84,0.83和0.64kgN·hm-2,作物间均无显著差异;氮素损失率仅占施肥量的0.61%、0.26%和-0.58%。小麦、玉米和大豆地N2O排放量在不施肥条件下作物间无显著差异,为0.74,0.41和0.48kgN·hm-2;施肥条件下差异极显著,排放量为0.72,1.37和0.44kgN·hm-2;排放量分别占施氮量的-0.02%,0.69%和-0.14%。在玉米作物上施肥量较大,极显著地增加N2O排放量;在大豆作物上施肥量较低,表现出极显著地降低N2O排放量;小麦作物上施肥量也低,处理间N2O排放量差异不显著。
- 相关文献
[1]玉米-潮土系统中不同氮肥品种的反硝化损失与N_2O排放量. 丁洪,王跃思,李卫华. 2004
[2]辣椒地土壤氮素反硝化损失与N2O排放研究. 丁洪,张玉树,王跃思,颜明娟,秦胜金,胡晓霞. 2010
[3]菜田氮素反硝化损失与N _2O排放的定量评价. 丁洪,王跃思,项虹艳,李卫华1. 2004
[4]灰泥土中不同氮肥品种反硝化损失与N_2O排放量的差异. 丁洪,王跃思,项虹艳,李卫华. 2004
[5]辣椒地土壤氮素反硝化损失与N_2O排放研究. 丁洪,张玉树,王跃思,颜明娟,秦胜金. 2010
[6]除草剂对氮肥反硝化损失与N_2O排放的影响. 丁洪,王跃思. 2004
[7]除草剂对氮转化影响的微生物学机理研究进展. 张晶,邹悦,王亚萨,张玉树,丁洪,郑祥洲. 2017
[8]秸秆对尿素氮在土壤中转化的影响. 邹晨怡,丁洪,王亚萨,张玉树,余居华,郑祥洲. 2021
[9]多样化种植调控稻田天敌功能团在生境间的移动. 姚凤銮,尤民生. 2017
[10]福建省几种主要红壤性水稻土的硝化与反硝化活性. 丁洪,王跃思,项虹艳,李卫华. 2003
[11]除草剂对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丁洪,郑祥洲,雷俊杰,张玉树,陈静蕊,李世清. 2012
[12]华北平原几种主要类型土壤的硝化及反硝化活性. 丁洪,蔡贵信,王跃思,陈德立. 2001
[13]玉米与旱地作物间作套种研究进展. 谢凯,翁伯琦. 2014
[14]玉米-小麦轮作系统中氮肥反硝化损失与N_2O排放量. 丁洪,蔡贵信,王跃思,陈德立. 2003
[15]东北黑土中CO_2和CH_4的排放量. 丁洪,王跃思,王德禄. 2003
[16]平阳霉素诱发小麦农艺性状变异的研究. 张秋英,叶定生,金美玉. 2001
[17]大豆异黄酮含量的初步研究. 胡润芳,张玉梅,陈宇华,林国强. 2017
[18]大豆籽粒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的初步研究. 张玉梅,胡润芳,林国强. 2018
[19]中国590份大豆种质资源对炭疽病的抗性鉴定及评价. 石妞妞,杜宜新,何艳琴,阮宏椿,滕振勇,甘林,连金番,杨中路,陈福如. 2021
[20]银川大豆根腐病病原鉴定及种衣剂对其防治效果. 杜宜新,石妞妞,阮宏椿,连金番,甘林,陈福如.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九龙江流域丰枯水期表层水体氮污染特征及其来源解析
作者:董浩;余居华;张银龙;王利民;郑祥洲;钟继承;王煌平;丁洪;张玉树;郑恭毅
关键词:氮;源解析;污染负荷;九龙江流域
-
畜禽粪便施用对红壤铝胁迫下油菜幼苗生长及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
作者:余居华;王利民;丁洪;王煌平;郑祥洲;张玉树;张银龙
关键词:红壤;畜禽粪便;铝毒;生长;光合荧光;油菜
-
九龙江流域丰水期表层沉积物还原性无机硫分布特征及其水库驱动机制
作者:李松;余居华;王丽;王煌平;郑祥洲;王利民;丁洪;张玉树
关键词:沉积物;还原性无机硫;赋存形态;丰水期;水库;九龙江
-
中国城市污泥应用对作物产量、品质和土壤质量的影响
作者:丁洪;余居华;郑祥洲;张玉树;钟云峰
关键词:城市污泥;作物生长;品质;土壤肥力;重金属;有机物;运移
-
不同恢复年限退化土壤有机氮组分变化特征
作者:郭宝玲;郑祥洲;余居华;丁洪;骆社周;张玉树
关键词:恢复年限;退化土壤;有机氮组分
-
污泥中不同铁盐对大叶茼蒿吸收重金属的影响
作者:丁洪;郭宝玲;郑祥洲;张玉树;余居华;连少勇
关键词:大叶茼蒿;重金属;生物量;养分吸收
-
湖滨带芦苇恢复过程中沉积物氮赋存形态及含量变化:以巢湖为例
作者:余居华;王乐豪;康得军;郑恭毅;郭宝玲;钟继承;郑祥洲;张玉树;蔡远松;丁洪
关键词:水生植物;沉积物;氮;富营养化湖泊;生态修复;巢湖